散文|李兴智:儿时中秋节夜晚的月饼




儿时中秋节夜晚的月饼

□李兴智

中秋佳节就要到了,走进超市,看到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月饼,倏地想起儿时中秋节夜晚,在生产队拉车运庄稼,最后分到的那块月饼。



那时,三秋大忙时节,学校放40余天假,学生要到各自生产队参加秋收秋种劳动,小学生力气小,也要去干一些剥玉米、摘棉花、拾地瓜等轻活,生产队每天给记3分工。

中秋节前后,正是抢收抢种最忙时节。我所在的生产队仅有3辆胶轮大车,大牲畜十几头(匹),为加快秋收秋种进度,解决庄稼和农家肥的运输问题,生产队采取歇牲畜不歇人的办法,充分利用晚上时间,借助于中秋节前后明亮的月光,用人拉车,往地里送农家肥,从地里拉回玉米秸等。每到这时,我和小伙伴们也都会在吃过晚饭后,和劳力一样,拿上根绳子去拉车。

拉车时,每辆车都有一个身强力壮的人在中间驾辕,其左右两边各有一体力好的人辅助、也叫抱辕子,以确保安全。其余男女劳力和我们几个小伙伴则由队长按体力大小分别搭配到三辆车上,每车约15人。根据庄稼地的远近,每辆车每晚需拉2到3趟。

我们几个小伙伴在每辆车上的任务说是拉车,其实大多数时候是充当车辆的配重角色。每当车上装满土杂肥或玉米秸后,驾辕人如觉得车上装的东西不平衡,就会让我们坐到车的后边或前边,以保持车的平衡,便于驾辕人驾车。现在想来,这或许也是当时大人们对我们孩子的一种特别关爱。当然,我们坐在车上还有另一项任务,那就是车辆满载或遇到上坡路需要大家一起用力时,我们在车上要带头喊号子。因此,晚上拉车对我们来说感觉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然而,每年最盼望的,则是中秋节的夜晚。因为每年的中秋节夜晚,拉车收工后,我也会和劳力一样从生产队领到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块香甜的中秋月饼。

那时,物质条件匮乏,月饼是稀罕物。每年中秋节每个家庭仅能从供销社领到一包(一般4块)入股分红的月饼,大多数家庭每人还吃不到一块。因此,我对这块额外分得的月饼特别期盼。

中秋节夜晚,那大大的、圆圆的月亮刚刚升起,3辆车便争先恐后地出了生产队的大门,开始在田野和村庄之间往来穿梭。一轮明月烘托着节日的气氛,拉车的场景是欢快的。大家装车时争先恐后,拉车时你追我赶。车辆满载或遇上坡路时,号子震天,此起彼伏;道路平坦、车辆轻载时,大家又欢声笑语。

差不多月到中天时分,终于盼到收工了。大家挤在生产队院子里一个大簸箩旁,领取自己劳动的奖赏。这时,队长总会先把月饼分到我们几个孩子手中,我们也总会拿着月饼欢笑着跑回家中,有时与家人共同分享,有时则放在枕头旁,在月饼的香甜气息中满足地进入梦乡。

如今,农业现代化已让人们彻底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早已让月饼不再是百姓难以尝到的稀罕物,而且月饼也不再专属于中秋节,超市寻常可见,随时可买。但是,儿时中秋节夜晚那拉车时的情景,那块香甜的月饼,那份浓浓的乡情,那乡村的一轮明月却始终难以忘怀。

作者简介李兴智,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德州市作协会员,曾任陵城区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