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年民工住我家
□邓吉收
近日,在翻阅《临邑县水利志•大事记》时,有一段文字吸引了我:1993年10月底,出民工1万人,搞春风河清淤。进入11月中旬,施工遇到了先雨后雪、零下20多度的极寒恶劣天气,施工被迫停止。1994年开春后,县委、县府组织数台挖掘机完成了尾工。从此,人海战术的治河模式结束,水利机械化开始。

以上这段文字之所以引起我的关注,是因为里面有对春风河的记述。春风河是我的家乡河,它自南向北从村中汩汩流淌而过,村中架起的那座独拱砖桥名字就叫春风桥。
那年春风河清淤,遇极寒天气而被迫停工这一事情,我是记忆犹新的,因为那年我家住过民工。尽管他们只住了10多天的时间,却给我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
记得那是一个秋风瑟瑟、落叶纷飞的午后,生产队长领着一位穿着干净朴素的中年男子出现在了我家院子里。队长说,咱春风河搞清淤,民工近几天马上来,看看能安排下多少民工住宿。
我家是个由三间正房、两间东厢房组成的小院落,只能考虑那两间厢房。那中年男子从窗外瞅了瞅厢房内,马上表态说,行呀,打地铺住十几个人没问题。队长立刻吩咐我,赶快拾掇拾掇。
我和妻子接着把厢房内彻底地打扫了一遍。室内地面是砖铺的,我担心人睡在上面返潮易得腰腿痛病,于是,在砖地上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麦秸。
第二天下午,队长把12位肩扛着铺盖、手提着鼓囊布兜的民工带了过来,交代给我就走了。经和民工们短暂交流,得知他们是一个村的,家离这儿有60多里路,看上去年龄小的也就20出头,大的或近50岁。当我向面色黝黑的络腮胡子长者问起他的姓氏时,他面带笑容礼貌地回答道:“免贵姓熊”,当时我对这个姓氏很陌生,有点蒙。就在我正要想进一步探问“是哪个熊,是不是狗熊的熊?”时,他似乎已看出了我的不解心思,于是又补充说:“熊猫的熊”。
他的这一解释让我豁然大悟,而又惊喜不已,从而佩服起他的睿智来。你想,狗熊和熊猫虽是一个熊字,但给人的感受却是截然不同的,狗熊愚蠢、懦弱、令人讨厌,熊猫善良、温和、煞是可爱。当时,我就暗自庆幸自己没有脱口说出那句探问的话来,不然,对方心里一定会觉得有点不舒服的。就是这件小事也启发我在以后的人际交流中,不要信口开河,尽量选用最恰当的词汇语言去交流,从而尊重对方。
他们安顿下后,不顾一路疲劳,又是打扫院子运垃圾,又是按压水机往大水缸里注水,一会儿的工夫,整个小院子里清洁亮堂起来。后来,他们就天天如此,视如己家。
在我看来,他们不仅睿智、勤快,也淳朴善良。
那天清晨,院子里的压水机又传出一阵阵有节奏的“吱、吱”声响,不用问,这一定是他们中的人又在早起往水缸里注水。我正要起床,忽听院子里突然传来“咣”的一声铁器跌落撞击声,我开门一看,只见络腮胡子拿着压水机的一段把柄正在发呆。原来是压水机的把柄断了。络腮胡子低着头,扫了我一眼,像是做错了事的孩子似的,显得很不自在。我说,老哥,没事,待会儿我上班时,顺便捎到气焊店里焊补上就是了。
可是,我吃过早饭,准备要捎着那已两段的把柄时,却怎么也找不到,住在厢房里的他们已人去屋空去了工地。傍晚,当我回到家往井台上看时,那把柄已如往常一样固定在压水机上了。
一问得知,是络腮胡子利用中午短暂的休息时间,跑到气焊那里焊补上的。我给他修补钱,他摆摆手客气地说,天天都给您添麻烦。
河道清淤的活儿又脏又累,但他们每天收工回来却总是乐哈哈的,像是出去旅游了一天归来似的。时常听到他们晚上休息前,就工地上发生的事儿,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个不停,时而唇枪舌剑,时而开怀大笑。这个时候,年轻人小熊就借机悄悄地走到院子里,拿出那支用红绿两种颜色的细扎头绳缠绕的竹笛要吹奏上几曲。尤其是他吹奏的《扬鞭催马运粮忙》一曲,曲调激昂奔放,节奏热情明快,在欢快悦耳的旋律中,一幅丰收后的农民驾驶装满粮食的车辆,喜气洋洋地将公粮交给国家的画面,仿佛就浮现在你眼前,听起来那真叫过瘾。
有几次他有心想教我,可我要么吹气不匀,要么6个手指头不听使唤,总是不成调。
大约过了10多天,阴沉沉的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下雨天不能施工。谁知这一下就是好几天,气温也随之下降。后来小雨夹杂着小雪,雨雪交加又是几天。院子里、胡同里、街道上,到处都是泥泞不堪,气温已降至零下10多摄氏度。就在这时,指挥部下达了民工全部撤离的通知。住我家的12位民工也随即回家。
来年开春后,数台淡黄色的挖掘机出现在春风河两岸,并很快完成了尾工。施工期间,曾一度吸引两岸的村民前来观看。
30年弹指一挥间。实践证明,人海战术治河模式的结束,不只是减轻了民工的劳动强度,而且使他们能够有充足时间,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一展其能。
曾住我家的那位吹竹笛的小熊,现在就和我住一个小区。当我问起其他人的生活状况时,他喜形于色,滔滔不绝,说有种蔬菜大棚、搞养殖的,也有跑运输、开木材厂子的,还有承包土地、揽小工程的。总之,小日子都过得红红火火挺滋润的。

作者简介:邓吉收,临邑人,1981年参加工作。大专学历,中文专业,高级教师。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德州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省、市、县等报刊或融媒平台。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