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王朝忠:母亲的手擀面



母亲的手擀面

王朝忠

古稀之年,满满的是儿时的美好记忆!那时美食并不多,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母亲的手擀面!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产力低下,土地瘠薄,基本靠天等雨吃饭。因此,小麦产量低而不稳。一年到头很少吃上馒头,也吃不上几次面条,面粉是宝中宝啊!

我们老家人,称面条为“汤”,这是自己做的。如果去走亲戚家给长辈祝寿或看望生小孩的妇女,这种比较大的事,就要用小麦去集市上或面条作坊中去换面条,以物易物,农民手中缺钱呀!把这种面条,称之为“挂面”,它是用手工抻拉的,圆条,而且细长,做工精细,用红纸包褢起来,呈大小不一的圆柱形,十分好看,在当时,这是奢侈品啊!普通人是很难享受到的!

那时,庄稼人喝碗手擀面,也很不容易,除非来客、家人感冒或数头伏时,才能有幸品尝。俗话说:“装病喝汤呀!”这虽然是句开玩笑的话,足见平常喝碗面条很难!

每逢来客,母亲用一个小葫芦割开做的微黄色的圆形瓢,从瓮中舀出一平瓢面,两手捧着,目不转睛盯着瓢子,迈着小步轻轻地走着,生怕颠撒了。小心翼翼地把面倒入瓷盆中,加水和好,恰似一个拳头大小,放到面板上,用一个两头尖、中间粗的小擀面杖,擀到大小如油饼似的;再换上一个长圆柱形大面杖,把面饼缠绕在面杖上,她两手紧紧地握着,用力往前擀,擀面杖撞击案板,有节奏发出“咚咚”的响声,好像打鼓的声音,犹如一曲打击乐。等擀到案板边,麻利地提起,再铺展开,又缠绕在面杖上,重复上述动作,直到面饼像一个圆形的大锅盖,薄如蝉翼,像做工精细的白丝绸,方才罢休。稍晾片刻,母亲把面饼叠成长方形,手挥钢刀,快速而有节奏细细地切,再把面条放到用高粱秆做好的圆形盖垫上,散开晾干。

待锅中水开,放入煮熟,她左手端着白碗,右手拿着竹筷,挑起长长的白亮亮的面条轻捷地放到碗中,舀上汤,双手捧着献给客人。客人直夸母亲的手艺好。母亲露出欣慰的笑容。真是:一瓢面粉倒盆甑,搁水轻揉团速成。案板平铺擀圆杖,钢刀细切似长缨。下锅汤煮随波滚,伸筷品尝欣意增。玉碗热盛筋骨面,清香飘荡溢寒厅。

那时我们只能在炕沿上坐着,两眼直勾勾地看着客人,馋得直流口水!这是今天的年轻人不能理解的。但这绝对不是夸张。此景此情,至今记忆犹新。

客人是通情达理的,“心有灵犀一点通”嘛!喝完一碗后,再也不盛啦,连声说道:“吃饱了,到嗓子眼啦。”

这时,我们盼望的时刻到了!老娘给我兄妹几个分别盛上面条。我狼吞虎咽地下了肚,至于什么味,未晓得,只觉得爽!时至今日难忘那碗面条!我觉得那是我喝的最好的面条呀!可与今天宁津名吃——大柳面相媲美呀。物以稀为贵嘛!

俗话说得好:“冬至饺子,头伏面!”每逢数伏的头天,我家照例是喝凉面条的。父亲说:喝了数伏面,一夏都康健。这是庄稼人对健康长寿的憧憬和期盼!我们不管这些,只要喝几碗面条,解解馋就知足了!因此,常常掐着手指算着,翘首以盼!母亲一改往日的“吝啬”,拿出平时从牙缝中节省下来的白面,有时掺和些白玉米面,擀了三张面饼。大热的天,娘两手紧握面杖,用力擀了一下又一下,汗珠像断了线的珍珠,从额头滚滚下落,衣服湿透了……

母亲捣好蒜泥,用擦丝器擦一碗红萝卜咸菜丝,还切点老黄瓜片,撒上一点盐,搁上蒜泥和醋,佐料就齐备啦。把面条煮熟后,捞到凉水中,片刻后,把水放掉;还有一点留在锅中。

母亲总是先给我父亲和我们兄妹盛上凉面,让我们先喝为快。每人喝上几碗,真是酣畅淋漓,口齿留香。它醇厚,有韧劲,味道正,又美观。这一根根、一碗碗面条,浸透母亲的心血,蕴含舐犊之情,母爱深似海。

她自己最后从锅中盛一小碗稀稀拉拉热面条,慢慢地喝,再吃个红薯面与少量白面掺和做的馒头,问其缘由,她总是说:“我肠胃不好,怕凉。”我们年少不更事,被老娘善良谎言骗了过去,信以为真。成年后,方恍然大悟,顿感母亲的伟大!她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吃在儿女嘴里,乐在娘的心里!她心里只有子女,唯独没有自己!现在想来,真是寸草难报春晖啊!

……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已到古稀之年,可是喝面条往事犹如缕缕青烟,时时飘逸在我的脑海里……在似水流年中闪闪发光。

如今,走进副食店一看,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的面条,陈列在货架上,十分鲜艳夺目。它品种齐全,有各种蔬菜面条,鸡蛋面条等,且形状各异,有长的,有短的,有粗的,亦有细的,更有不同味道的面条,有辣的,有咸的,亦有甜的……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令人不知如何选择,巴不得一样买一点,大饱口福。由此可见,这不就是炎黄子孙梦想的太平盛世吗?陶公笔下“桃花源”里的盛景又怎能与之相比呢?真是:玉骨龙须入沸汤,清羮银面散芳香。昔时贵做金屋女,今日频登百姓堂。爽口生津餐盛馔,舒心健体寿无疆。古稀捧碗重尝味,目闪泪花念老娘。


作者简介:王朝忠,1960年至1968年在平原二中读书。因“文革”辍学回乡,在恩城镇五里堡联中任民办教师,从教10年。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德州师专,后留校任教,直至退休。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