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邓吉收:蹴鞠的魅力


蹴鞠的魅力

口  邓吉收

近日,第23届国际足联世界杯18强预选赛的比赛,犹如一场饕餮盛宴,吸引了众多球迷的眼球,人们不惜通宵达旦、乐此不疲地观看场场比赛。足球的魅力可见一斑。

这不仅使人联想到去年在第22届卡塔尔世界杯上,一篇题为《中国蹴鞠踢进世界杯》的新闻报道。足球起源于2000年前的中国的蹴鞠。在这篇新闻里,来自山东临淄蹴鞠队的第七代传承人李伟鹏,身着中国古代传统服饰,在卡塔尔多哈足球训练中心现场,向世人展示了蹴鞠比赛的花样和技巧。

据史书记载,蹴鞠诞生于战国时期的齐国都城(今山东临淄)。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等。“蹴”有用脚蹋、踢的含义,“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蹴鞠”就是指人以脚蹋、踢皮球的活动。为此,20年前的2004年就有了定论——国际足联正式宣布,蹴鞠是足球的起源,起源地在山东淄博,并向中国足协颁发了“足球运动起源于中国”的象征性奖杯。

在中国历史上,蹴鞠的魅力早已显现。最初人们把蹴鞠仅仅是作为训练士兵的手段而已,影响没有现在这么大,更不像现在这般火爆。到了唐朝时,经阿拉伯人把蹴鞠传播到东亚和欧洲,后来在英国发展成为现代意义上的足球。

在中国历史上,蹴鞠不仅是一项体育娱乐项目,还具有健身和教育功能。唐代时,蹴鞠在女子中就已很盛行,并讲究礼仪和修养,体现了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思想。到了宋代,蹴鞠比赛就有了明确的奖惩办法,既有物质奖励如酒、花、水果等,也有精神奖励如鼓乐。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许多著名人物参与到蹴鞠这项活动中来。其中既有如汉武帝、魏武帝等帝王级人物,也有像霍去病、梁冀等大将军级别的。蹴鞠在宋代达到了巅峰,已形成了专业团队,类似于现代的足球俱乐部。

令国人没想到,蹴鞠的魅力竟熏染着全世界。它一经传播到世界各地,就很快落地开花,使不同肤色、不同国籍、不同民族的人们迷恋上了它。国际组织为此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即成立于1904年的国际足球联合会,总部设在瑞士的苏黎世。它在中国的最高组织机构,是1955年成立于北京的中国足球协会。2006年,它还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足球的身影不但遍及世界各个角落,而且还成为人们极其推崇的世界第一运动。也难怪,足球之所以能被冠以世界第一运动的美誉,是因自身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首先,足球是全球通用的特殊语言。你只要晓得场上规则,不分民族、国籍和宗教都可上场一搏。因此,足球可以弥合社会、文化和宗教的分歧,从而增进整个社会和各个国家的福祉。其次,通过足球可培养、凝聚团队精神。足球作为一项运动,不只是一个人的运动,而是需要这支队伍紧密团结、精诚合作和顽强拼搏,才有可能胜出。再次,足球是圆的,结果一切皆有可能。你可以去猜,甚至于去赌,但常常是不到最后时刻,是难分伯仲的,这无疑给这一激烈且刺激的运动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是其他运动所不能比拟的。

我们衷心期盼着,走向富强的中国在成功举办了夏、冬两季奥运会之后,不远的将来申办世界杯。到那时,足球来到了它的发祥地,蹴鞠的魅力定然会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光芒四射。


作者简介邓吉收,临邑人,1981年参加工作。大专学历,中文专业,高级教师。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德州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省、市、县等报刊或融媒平台。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