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记忆|黄庭坚在德平


拒行“市易法”,留下千古名篇《寄黄几复》——

黄庭坚在德平

 修广利  乔明德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宁(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张耒、晁补之、秦观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宋元丰七年(1084年)任德平镇(今临邑县德平镇)镇监。

拒行“市易法”  戏谑上司

元丰七年(1084年)夏秋间,39岁的黄庭坚,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移至德平镇做镇监。来德平前,黄庭坚先后任汝州叶县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吉州太和县知县。

当时的德州通判赵挺之是位积极的变法派,和酒税提举杨景芬一起打算在德平镇推行王安石的“市易法”。“市易法”取自“平准法”,其主旨是通过官府管理市场贸易以增加政府税收,虽然打击了大商人,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小商户和百姓的利益。作为一镇之监的黄庭坚,认为德平镇小民穷,不宜实行市易法,与赵挺之和杨景芬公开对抗,在德平实行市易法的计划最终没有成功,百姓得以安定。《宋史·赵挺之传》记载:“初,挺之在德州,希意行市易法。黄庭坚监德安镇(今临邑县德平镇),谓镇小民贫,不堪诛求。”《德平县志·宦绩》亦对此作了翔实的记录:“酒税提举杨景芬欲于本镇行市易法,庭坚谓:‘镇小民贫,不堪诛求,若行市易至星散。’文移往来,士人传以为笑,景芬意沮乃止。”黄庭坚保护了德平商贸市民的利益,维护了德平商贸的稳定经营,但也由此得罪了赵挺之。

赵挺之是山东人,逢厨师问膳食,他总说:“来日吃蒸饼。”一次宴聚行令,每人须说五字,最后能合成一字。有人先说了个“戊丁成皿盛”,又有人说“王白珀石碧”,接着有人说“里予野土墅”。到了赵挺之这里,憋了半晌,说了个“禾女委鬼魏”。话音未落,黄庭坚脱口而出:“来力敕正整。”一听字音,很像是用山东方言说“来日吃蒸饼”,一时阖座大笑,赵挺之满面通红。黄庭坚在公开场合嘲讽,使赵挺之颜面尽失,产生了怀恨之心。事载王明清的《挥尘后录》卷六。

交谊重情 亘古经典

元丰八年(1085年),恰逢中秋时节,黄庭坚上街给老母亲和儿子各买了一包月饼,并少见地在中秋月下与家人一起开怀畅饮。此时,黄庭坚想起了同乡好友黄几复贬谪在广东四会,两人相距甚远,书信无法传达,不由得心生思念,写下了传颂千年的经典《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诗的大意是,我在北方为官,而你却在遥远的南方,想给你寄封书信,却因为相距甚远而无法寄达。你我曾在和煦的春风中欣赏芬芳的桃李花,一起举杯畅饮。十年来我们都流落江湖,如今在这寂寞的雨夜,彼此独对残灯,思念着远方的朋友。虽然你家徒四壁,生活清贫,但我知道你有才,不需要“三折肱”(三折肱,指三次断臂,积累了丰富的治疗和护理经验)就能取得好成绩。想你读书多年,清贫自守,如今头发已白,流落在猿声悲切、瘴气弥漫的岭南之地。黄庭坚想象老友已然白发,却仍孜孜不倦,勤学苦读。然黄几复这么努力,也只是当个小小的县令,还是在猿声悲切、瘴气弥漫的岭南之地。诗人在这里勾勒出了黄几复的坎坷境遇,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关切以及同命相依、隔空感叹又相互思念之情。

家训谆谆 德平传颂

黄庭坚在德平期间,还留下一篇《家戒》,总结一些家族兴衰的原因,告诫子孙“无以小财为争,无以小事为仇”“无以猜忌为心,无以有无为怀”,要互相谦让、互相照顾,和睦相处,齐心协力维护好家族的传承发展。

黄庭坚虽仕途多舛,但从走上仕途之初,就具有强烈的施仁政、抚黎民、建功业的思想,始终践行“当官莫避事,为吏要清心”“不以民为梯,俯仰无所怍”的从政主张。明朝初年,德平百姓即把黄庭坚列入乡贤祠,岁时供奉,以表达对他为官心系百姓和交谊重情的追思和爱戴。

黄庭坚手书《戒石铭》

更加值得称颂的是,黄庭坚曾手书《戒石铭》,文字内容正是取自孟昶的《官箴》:“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意思是:官员们所领的俸禄,都是老百姓的血汗。百姓们虽然好欺负,天理却难以容忍。南宋建立后,宋高宗赵构于绍兴二年(1132年),将黄庭坚书写的《戒石铭》与“颁赐诸郡县”刻在石上,作为衙门的座右铭,“以为晨夕之戒”。这一碑文被颁发到各州县,刻成石碑,叫作“戒石”,立于官署衙门的大堂上,警示官员们务必清正廉洁,克己爱民。

衙门立《戒石铭》的制度也被后世所承袭。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明令各府州县俱立《戒石铭》于衙署堂前的甬道中,并建亭保护,称为“戒石亭”。到了清代,因戒石亭居甬道正中出入不便,遂改为木制或石制牌坊,架在甬道之上,故又称为“戒石坊”。不仅如此,《戒石铭》对周边国家也产生了影响。《戒石铭》于清乾隆年间传入日本,日本人将其作为藩政官员的行政准则,后又谱成歌曲,命政府公务人员每日上班前吟唱。

黄庭坚所书戒石与他本人的品德和胸怀一样鲠骨持正,威慑森严,读人畏心,观来畏胆,其人书同贵,弘扬正气,警示镇官。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