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奋斗的岁月
□谭晓红
春日的暖阳,恰似灵动的精灵,轻盈地穿过酒店明亮的窗棂,温柔地倾洒在婚宴桌上。今日,老同事的儿子步入婚姻殿堂,喜结连理。踏入这欢声笑语萦绕的场地,一张张熟悉的面庞映入眼帘,我这才惊觉,这已是三月里第二次与老同事们围坐一堂了。
“好久不见啊!”“是啊,感觉上次见面没多久,没想到又在这儿相聚了。” 老同事们彼此热情招呼,双手紧紧相握,那熟悉的温度,瞬间拉近了时光的距离。
遥想当年,我们一同在办公室里为工作奔波忙碌,为攻克难题并肩作战。那些加班的夜晚,办公室昏黄的灯光静静洒落,键盘的敲击声交织成一曲奋进的乐章。“你还记得那次做年终决算吗?为了核对清楚数据,咱们天天对着财务报表和统计报表,眼睛都快看花了。”
我笑着回应:“怎么会忘!还有年终结算和预算,忙得昏天黑地的。”
“没错,当时就怕哪个环节出了差错,影响单位额度。”
桩桩件件,仿若就发生在昨天。可如今,再看看身边这些老伙计,岁月的痕迹悄然爬上他们的脸庞。曾经乌黑茂密的头发,如今已夹杂缕缕银丝;曾经光滑平整的额头,也刻上了或深或浅的皱纹。
大家围坐一团,谈论着新人的甜蜜幸福,也自然而然地聊起各自的生活。言语间,满是生活的琐碎和历经沧桑后的平和。“最近身体大不如前,爬几层楼梯就气喘吁吁,真是岁月不饶人啊。”“可不是嘛,孩子长大成人、成家立业,这一路的艰辛只有自己清楚。” 在这热闹非凡的婚宴上,我心中却涌起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我们都已不再年轻,那些年少轻狂、肆意洒脱的日子早已远去,如今更多的是享受生活的宁静与天伦之乐。
回想起初入职场时,我们满怀激情,对未来有着无限憧憬与期待。工作中遇到困难,也从不轻言放弃,总是咬着牙、攥紧拳坚持到底。那些奋斗的日子,虽辛苦劳累,却无比充实,充满希望。“想当年,咱们刚进单位,那股子冲劲,什么难题都不怕。” 回忆往事,眼中满是怀念。“没错,浑身总有使不完的劲儿。” 我感慨万千。时光匆匆如流水,不经意间,青春早已离我们远去。
我们这一代人,是交通飞速发展的见证者。刚毕业时,出行大多依靠自行车,大街小巷里,满是清脆悦耳的叮铃声。后来,公交车逐渐普及,出行变得更加便捷;再后来,私家车越来越多,高铁贯通南北,飞机翱翔天际。我们在交通的蓬勃发展中,于时代的浪潮里拼搏奋进,挥洒汗水。从学校毕业,我们怀揣梦想,将青春与热血毫无保留地献给了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如今,工作的忙碌已成为过去式,更多的是在家含饴弄孙,享受这份迟来的安逸。
待婚宴结束,大家起身道别,“下次再聚不知道什么时候咯。” 殷姐眼中满是不舍。“不管多久,咱们这情谊不变。” 我坚定地说道。我深知,下一次相聚不知会在何时。但这份老同事之间的情谊,以及那些关于青春与奋斗的回忆,会永远在心中珍藏。在岁月的长河里,它们如同闪耀的星辰,散发着温暖而明亮的光,恰似我们曾经炽热的青春,永不褪色。这些回忆将成为滋养余生的精神财富,伴随着含饴弄孙的平淡日常,一直延续下去。
这般种种,涌上心头,特赋此词,聊以慰藉深厚友情。
临江仙・婚宴聚旧友有感
春日华堂嘉礼盛,旧朋相聚同迎。当年诸事眼前呈。并肩攻要事,寒夜伴灯明。
岁月悄移人渐老,青丝添了银星。别时难舍意难平。他年重聚少,情似月长盈。
作者简介:谭晓红,女,德州市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作家《诗刊》子曰诗社社员,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德州市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华辞赋》《历山诗刊》《诗坛》《五色土》《德州诗词协会》等。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