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于山水
——崔吉泉先生画作《山高水流长》有感
□杨瑞
崔吉泉先生的《山高水流长》,承郭熙“三远”之法而自出机杼。远观峰峦与云霞相接,渺茫无际;中景飞瀑冲破雾霭,如白练悬空,尽显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之势;近处青崖探向山涧,灵羊悠然饮溪。以焦墨皴出山之骨,线条峻利如剑;用淡彩染绘云气,涡旋生风,颇具斐旻剑舞之美。尤其妙在瀑水的描绘——飞白技法似玉珠坠落,寥寥数笔便勾勒出湍急水流,暗合张旭草书之神韵。
布局上虚实相生:远景直抵天际,近石探问深壑;左峰右泉,相互环抱形成独特气势。墨分五色,浓淡交叠——以焦墨确立山之骨架,用枯笔勾勒岩之轮廓,重墨点染树叶,清墨扫拂出流水。绢素之上似有清风拂过,笔墨锋芒毕现,因此范曾赞誉其“尺素之间,吞吐大荒”。
此作并非单纯写景,更在抒发胸臆。青崖探路,仿佛寻道者孤身前行;红阁矗立山巅,好似隐士长久栖居。山高水流,是千年一叹;而画中炽热之处,恰是画者的赤诚之心。将此画悬挂于厅东,晨昏景致各异:朝阳映照时云霞绚烂夺目,暮色降临时峰壑沉稳雄浑。故题诗如下:水墨生云烟,丹青写大千。峰徊逾万里,帛展九重天。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