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祖新兰:小雪腌辣菜丝





小雪腌辣菜丝

□祖新兰

又是一年小雪到,每逢这个时节,北方的菜园里便收获了冬储的辣菜疙瘩。一眼望去,清一色的疙瘩头堆得满满当当,家庭主妇们也开始张罗家乡传统小咸菜——辣菜丝。

它是一道风味独特的咸菜极品,形状为圆球状,底部有一条长须根,似萝卜一样长在地下,样子像个疙瘩,吃起来有一股芥辣味,因而取名辣菜疙瘩。从古传承至今,《素食说略》有证记载:“芥疙瘩,切薄片,以滚水微煮放净坛中……封严二三日,取开食之,甚辛烈。”辣菜疙瘩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被人体吸收后,具有清热解毒,促进肠胃消化,利尿除湿等食疗作用。多少年来一直深受家乡人的青睐。

如今现代人的吃法是这样的,以我老家的做法为例:先把买来的新鲜绿头辣菜疙瘩洗干净,去掉根须及茎蒂,然后切成稍微粗一点的咸菜条。注意不要切得太纤细,如此才不会失去它粗犷豪放的风味。在你用刀切咸菜条感受它堪比牛筋的艮时,才体会到它独有的性格:不圆滑,如做人一般实实在在。接下来就是锅里放少许油,快速地翻炒,而且火候要掌握得恰到好处,当看见油锅冒大热气的时候,五六成熟恰到好处,千万不要炒熟了才出锅,那样做出来会失去其醇厚味道。然后趁热装入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容器里立即封口,利用刚出锅的热蒸气焖出像芥末一样“钻”鼻子的味道,容器内的温度让其缓缓自己降下来,密封好放置一夜,免得原生的辣味跑掉,这是做辣菜的诀窍。第二天早上,根据食用量调制辣菜丝,配以精盐、味极鲜酱油、米醋等简单佐料即可。此时,一股浓烈的芥末味扑面而来,禁不住夹起筷子先来尝一口,感到其味清爽窜鼻,辣味十足,拱到鼻腔里去的滋味那叫一个美!甚至辣到眼泪直流却感到通透无比,啧啧!就是贪恋这股芥辣浓烈的冲劲,很是过瘾,那种入口直扑眼鼻“拱”的体验,一辈子也无法忘记。初冬时节,通常家乡的早餐是玉米粥或小米粥,就着辣菜疙瘩丝来喝粥回味无穷,它虽是一道家常小菜,口感却胜似美味佳肴。

辣菜疙瘩形状很丑,表面极不光滑,素日里深埋在地下鲜为人知。透过它朴实的外形,却涌动着火辣辣的内心。这种品质,不正如日常我们做人做事吗?有的人从不张扬,一贯踏踏实实做事,勤劳坚韧做人。

寒潮来袭,各种应季美食如约而至。我依然喜欢那一口沁人肺腑的辣菜丝,不仅爱它散发着泥土气息的淳朴厚道,更爱它如火如荼的热辣内涵。

作者简介:祖新兰,女,中共党员,德州市作协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各级报刊及新媒体并多次获奖。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