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范兴文:母亲吃“辣条”



母亲吃“辣条”


范兴文

母亲今年80岁,因为患过两次脑血栓的缘故,那个年轻时能说会道的母亲一下子成了一个半痴呆的残疾人。

母亲没有女儿,只有三个儿子, 我们弟兄三家就轮替着照顾她,每家一个月。母亲行动不便,也经不起颠簸,不方便接到城里来。轮到我照顾,我就从千里京城赶回村里,把母亲接到我家伺候。

今年9月,我按时回到了老家。16日接过老母,17日给老母理了发,18日带老母去县城看了重孙子,19日就安排在家娘俩好好吃了一顿家常饭。

中午的饭并不复杂,母亲最爱喝的小米稀粥,母亲最爱吃的炒茄丁,母亲最喜欢摊鸡蛋,还有母亲心爱的千层花卷。这些东西都是软化饭,母亲嚼起来不费力。

饭做好了,母亲很高兴,拄着拐杖,一步一挪地走到饭桌旁。她刚坐下,突然冒出一句:“我想吃辣条。”

辣条是豆类食物,不软不硬,不咸不腻,的确很有味道。可是辣条很筋道,不是好嚼的东西,母亲都没牙了怎么能嚼得动?犹豫了一下,转念一想,母亲从来没有主动要过想吃的食物,拒绝了她的要求实在是于心不忍。

楼下就是超市,我赶忙下楼去买。兴冲冲回到家,母亲一看,便摇起头来,连说:“不是这个!不是这个!”我赶忙追问,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辣条?母亲嘴里绕口令似的,只是说长长的,软软的,名字好像叫什么“条”。 难道是那个圆形的“辣条”?我问。母亲点点头。

我走遍全村小超市,也没有买到圆形的。超市售货员告诉我说:“圆圆的辣条和长长的辣条只是形状不同,味道是一样的。”我苦笑着说:“我娘她说不是这个,她只认那一种。”没有办法,便开车去了镇里,买了圆圆的辣条回来,重新热了饭,再次扶母亲入座就餐。

母亲很高兴,一个劲地说:“就是这个,就是这个!”我内心感到一阵欣慰,兴奋地说:“娘,慢慢嚼,愿意吃,就多吃,吃了我再去买。”母亲抽出一根,咬了一口就吐了出来,狠劲地摇着头:“不是,不是!”看着母亲着急的样子,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娘呀!到底是什么呀?您也没个名字,您也说不清楚。”母亲急得什么似的,敲着桌子说:“小三家,小三家吃的,长长的,条条的。”

噢,我明白了,是在三弟那里吃过的。赶忙拨去电话,电话那边的三弟妹笑了:“不是辣条,是肉皮,看着咱娘喜欢吃,我就买了几次,咱村里的小铺里都有卖的。”

哈哈,煞费周折,终于弄明白老母亲想吃的东西了,心里一下子轻松愉悦起来。

我快步走下楼去。

中午的饭温了又温。饭桌上,看着母亲津津有味地吃着肉皮,我的眼睛湿润了。

作者简介:范兴文,山东武城人,中学语文教师,喜欢写散文、小品文,作品自己结集为《温故天伦》《敝箧藏果》。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