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李霞:时光漫步


时光漫步

□李霞

“没经过你允许,我邮了本书给你。”至少这句话在我的大脑数据库中,不属于孙秀立同学身份证号下常规的语言集合之一,但是故事往往就这么开始了。

下楼拿快递的前一秒,我的神经思维还处于低兴奋状态。为了拿到这本书,邮局的姐姐陆陆续续给我打了三个电话,35摄氏度的高温足以让取快递这个平常事件变得上纲上线。拎起书转身上楼的一刹那,大脑突然有了反馈:一本散文集怎么那么沉,接下来又是一顿浮想联翩。最终,还是等到了拆书的时刻。

我们家房子不大,有很多盛书的工具:一个三层书架,一个六个格子的书立,还有一个大号的塑料书箱。那些书,有新的,有旧的,有自己买的,也有别人送的,都以不同的姿态或歪七扭八或一本正经的存在于上面三个物件的空隙之中。眼前的这本书到底应该存放在房屋中心点延伸的三个坐标轴的哪个位置,完全取决于它的长宽高,美观度和自身重量。另外,还有女主人公对这本书的认知度。喜欢了,放枕头边;瞧不上眼,束之高阁或者干脆日后都记不起放哪里了。

邮包开封的刹那,还是有些许惊喜。710毫米乘以1000毫米十六开本的大小足以让我的眼球顺着脖子直立的方向到达一个非常舒服的仰视高度。随便翻了几页,看到了我喜欢的书签。虽然那一张小纸片的质地算不上高大上,但是简单中不乏情趣的设计足以满足我的那颗喜欢怀旧的作家的小心思。

“陶,是无言的历史,文化的诉说。”一篇《你从远古走来》让我思维跳跃性地想到了这本书的作者,一个美丽大方,皮肤小麦色,素未谋面的山东女人。看着《时光漫步》里飘来的那一个个题目,像极了她,又不完全是她。那个情深似海,行走山川,留下流年碎影的叫孙秀立的大女人就这样亭亭玉立在我眼前。须臾间,陪你喝茶的人走了,我知道你的情还在;刹那间,硝烟随着歌声远去了,我知道历史在你心里颜色依旧。简单的日子就这样娓娓道来,微凉的时光就这样永驻心间。上半场,安之若素;下半场,随遇而安,我喜欢这样的豁达,这样的看开,这样的岁月,捎带这样的你一如从前。

没经过你允许,我决定这本书放在枕边。这句话,我要认认真真讲给你听。虽然这15个字连带一个逗号一个句号之前不属于我的大脑程序范畴,但是我相信,在现在,在未来,在和你和我和书有关的日子里出现的频率会越来越高。因为,此刻开始,我的枕边,就是你的岁月;你的时光,就是我的流年。

作者简介:李霞,女,党员,硕士,原籍乐陵,现定居天津。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