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范兴文:咏雪



咏  雪


范兴文

雪,这幻化的雨,这冬的精灵,姗姗来也。

入冬以来,寒气初临,朔风微送,常常是冷暖交替,晴阴变换,我想:应该来场雪了,或许正在积淀、蕴育之中?

可不,今天早上,天空高晦,雪云低垂,不一会儿,静悄悄的飘起了雪花,似柳絮,似棉绒,似鸟羽,薄如翼,轻如毛,白如纸。落在行人的肩头,飘在车辆的蓬顶,飞到枯树的枝间,一切,像披上了洁白的纱衣。

吃罢早饭,雪大了一些。我徒步赶往学校。这时,大地已覆盖上了一层薄薄的白毡。晶莹的雪花纷纷扬扬像仙女般飘下,落在楼顶上成了一顶白色的礼帽,落在树上开成了银色的小花,落在马路上砌成一片晶莹的玉面。我快步走着,脚底发出“咯吱咯吱”的悦耳响声。倏尔,脖颈里凉凉的,痒痒的,原来是爱开玩笑的小雪花钻了进来,好调皮的小雪花呀!让我瞬间感到一丝凉爽的嗔意。

坐在办公室里,情不自禁地就会望望窗外。雪忽大忽小,忽紧忽松。操场上,几个没课的老师在踏雪,脚步在白毡上起落,那么轻盈、飘逸。课间,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奔出教室,一串串的脚印,如细碎的花,点缀在大地上。打开窗子,一股冷洁的空气带着清新扑面而来,我深深地吸一口气,顿时感到心旷神怡。我也急忙跑进这个银白色的世界里,愉快地和同学们玩耍起来。一个个雪球在空中飞来飞去,漫天的雪块像炸开了的白色焰火,笑声、叫声、雀跃声响彻整个校园。

雪花忽然大起来了,急起来了,在外面站片刻,就是一个雪人。接下来是语文课,学生们身披刚刚收获的雪花跑进教室,我也顶着雪片微笑着走进课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兴奋地说。““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我们班的语文课代表接了一句。“好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咏雪。”我激动地说。同学们开始在脑海里搜寻着关于雪的句子,这是特例,只有下雪的时候才可以打破教学常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甲同学念道。“孤傲之境!”我夸赞说。“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乙同学朗道。“壮志之心。”我分析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丙同学吟道。“苍凉的别意。”我慨叹说。“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丁同学唱道。“不尽的乡愁。”我深情云。

“来点接地气的农谚吧。”我提议。“今冬麦盖三层被,明年枕着馒头睡。”我示范了一句。我告诉同学们这句话是小时候爷爷教给我的,他说冬天下大雪,麦子不缺水,明年就会大丰收。“雪水化成河,粮食千万箩”,“雪满天,冰在田,烧煤煮酒庆丰年”,又有几个同学抢着说。“是呀!”我接着说,“今年的雪下的挺大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江山如此多娇呀!雪花不但预示吉祥,还象征着纯洁美好。现在,我们一起背诵毛主席诗词。”一堂“吟雪”课在齐声背诵的《沁园春雪》的烘托中,伴随着下课铃声结束了。

窗外的雪花飞舞的更欢了,似粉,如沙,旋转升腾,弥漫太空。

傍晚时分,雪停了,半尺多厚的雪,镶嵌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银装世界。雪光的照耀下,夜似乎来得晚了些。我扶着窗儿又一次凝视了这美丽的雪景,口中不禁兴致未尽地轻轻吟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今年的第一场雪晶莹、洁白而又及时,给我的感觉和联想是:吉兆已露,祯祥就玉;千门茂豫,万象雍熙。


作者简介:范兴文,山东武城人,中学语文教师,喜欢写散文、小品文,作品自己结集为《温故天伦》《敝箧藏果》。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