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贾通洲:我的“老家”情缘








我的“老家”情缘

贾通洲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每个人都爱自己的老家,但我这里说的“老家”,既不是我的故乡,也不是我的原籍旧宅,而是我居住了30年之久的单位宿舍。就在近期,我的这套住房已售卖他人,随着搬迁交接的完成,我恋恋不舍地告别了这套旧房,30年前搬进新居以及多年来住房变化的一幕幕情景,不禁浮现在我的脑海……

孙女在“老家”玩耍

我的第一套住房

1983年我毕业后分配到地区工商局,一直住在单身宿舍。先是在地区商业局的办公楼三楼,当时是二人间的单身宿舍,我在那里度过了3年,留下了初入职场、脱产求学等难忘的记忆。1986年,工商局搬迁到天衢路新办公地址,我随之入住办公楼的四楼单身宿舍,这次升级为单人间。在这里,我白天上班,晚上加班,度过了忙碌的一年多,直到1987年单位分配第一套住房,总算结束了住单身宿舍的生活。

我的第一套住房,位于解放北路陵东街,是单位团购房管局的宿舍,一共5套,我住5楼顶层。当时的房子,设计比较落后,三居室,没有客厅,没有餐厅,更没有暖气。即使这样,我还是为拥有自己的新居感到庆幸和惬意。我在这里结婚、生子,度过了我人生的一段美好岁月。期间,我从老家接来老母亲,与我同住了3年多,陪伴老人度过了最后几年时光!

说起这套房子,印象最深的有这么几件事:一是做饭要生炉子。当时普遍用蜂窝煤炉,所用煤球从煤场买来,自楼下搬上楼,燃完后的废煤球再用桶提下楼,麻烦不说,还经常熄火,需要重新生炉子,弄得乌烟瘴气,灰头土脸;二是楼上经常停水,要用桶接水提到5楼,用水贵如油。后来,不点煤球炉了,做饭改用煤气罐,加气时搬上搬下,累得够呛;三是夏天雨季漫水,由于地势低洼,积水满路,通行很不方便,特别是西侧苏禄王墓一带,远看一片汪洋,哪有什么旅游景点的样子。当然,生活有苦有乐,由于是团购宿舍,同住的是单位同事,彼此熟悉,相处比较方便。同住一个楼道的是德城区审计局的,时间长了,大家互相尊重,相处融洽,一些老同志至今彼此印象都很深。

喜迁新居

1992年,单位在德兴北路(原农科所棉花试验田)征地20亩,统一兴建宿舍楼一栋。当时,我分到一套顶层的三室一厅,面积96平方米。于是,我告别了居住了5年多的陵东街宿舍楼,全家搬迁到这套全新的住宅。

当时,正值隆冬,新家装有暖气,我们找了一辆卡车,在工友们的帮助下,全家兴冲冲地搬入新居。1993年的春节,我们全家是在暖融融中度过的。多少年来,我们冬天没有暖气,靠生煤炉子取暖,孩子们小,不知受了多少罪。现在好了,一进家门春意盎然,孩子们穿着秋衣秋裤,在床上、地板上撒欢打滚,幸福满满。后来,国家实行房改政策,当时我们花了5万多元购买了这套房改房,办了房产证,我们终于拥有了一套真正意义上自己的住房。

后来,单位又在宿舍附近建了办公楼,1996年办公区搬迁过来,上下班不出大院,生活非常方便。在这里,我度过了近30年春秋,历经了职场上的摸爬滚打、事业上的摸索追求、生活上的苦辣酸甜;在这里,孩子们长大成人,学业有成,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在这里,我们送走了老人,自己也由而立步入花甲,见证了青春奋斗岁月,历尽了世事沧桑。可以说,我们全家与这套房子休戚与共,命运相连,在心灵深处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

卖房与搬迁的烦恼

进入新世纪,改革的大潮风起云涌,尤其近几年,多部门合并,工商局被市场监管局取代,办公区也随之搬迁,多年来办公、生活一体的安逸日子到头,居住了30年的这套住房也失去了方便的功能。我随之搬迁到开发区,出售这套旧房已摆上日程。

说起卖房,一开始还真有点纠结。刚搬走那阵,听到有同事卖房,有人劝我趁着行情好,赶紧出手。当时,出于对这套房的感情,还真有点舍不得,这样卖房的事就拖了下来。但是,随后几年房价疲软,我想起找中介卖房时,有价无市,房子又不好卖了。虽然这地段也算学区房,但我住的是顶层,往往是有人看房,但出价太低,难以成交。这样,到了去年10月份,终于有客户有购买意向,在中介的撮合下,最后以90万元成交。一平方米还不到一万元,这与起初的愿望,与前两年相比,当然有些失望,但是,知足常乐,房卖有缘人,但愿这套房子给它的新主人带来好运!

接下来,就是收拾搬家,给人家倒房,这又带来了新的烦恼。俗话说,破家值万贯。平时不显山露水,一到收拾起来,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旧家具、旧电器,还有许多旧被褥、旧衣服、旧书籍等杂七杂八一大堆,看看这也舍不得卖,那也舍不得扔,收拾起来真是费力又费神。期间,又赶上疫情封控,时间就拖了下来。直到12月初,我们终于经历了一番灰头土脸地收拾,清空了老屋,把房子交给了它的新主人。

交房之前,我在空空的旧房内留恋徘徊,回想起当初刚搬来时的新鲜兴奋,回顾30年来在这里生活的一幕幕情景,感慨万千,心潮难平。于是,我拍下了几张旧房间的照片,留作纪念吧!还好,去年夏天,孙女从威海回来小住,在客厅,在她父辈睡过的床榻上,留下了珍贵的纪念,但愿她今后看到这些照片,能记得住家乡,留得住乡愁,寻得到我们的足迹!

憧憬安居的退休生活

现在,我居住的房子是2008年集体团购的单位宿舍,位于开发区大学路艾家坊,是一套130多平方米的三室二厅小高层住宅。当时,考虑到孩子们大了,总要给他们准备套婚房吧,所以买下来后一直空着,直到2016年后老大、老二先后结婚,这套房子总算利用起来。不过,孩子们不在本地工作,只有节假日回来小住,所以大部分时间还是我们居住,算是给孩子们住房看家吧!

还有几个月就要退休了,人生面临重大转折。因此,我要很好地规划一下,读书、锻炼、休闲……每天,要早起晨练,迎朝阳、沐晨风,迎接新的一天;要列好书目,把平时想看的书,细细地品、好好地读,做一个幸福的读书达人;要好好规划一下出游计划,走出去、放飞自我,游览大好河山,寄情山水之间;要好好陪伴家人,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这套房子里,我要充实地过好每一天,细细品读生活滋味。正所谓,春花秋月入画深,夏雨冬雪四时新。心中若无烦恼事,夕阳灿烂犹似金!

2023年1月11日于寓所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 | 李玉友

审核 | 冯光华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