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鸟儿的爱情 • 翠鸟
□张立新
西方人把二月十四日定为情人节,据说与古罗马的传说有关。其中有一个传说,就是鸟儿们在这一天开始交配。
其实,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大餐中,关于鸟的爱情传说、故事和诗赋源远流长,其规格之高、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内涵之精彩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相传,早在远古时代,轩辕黄帝统一3大部落,72个小部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后,制定一个统一的图腾——龙。黄帝的妻子嫘祖受到黄帝制定新图腾的启示后,她把剩余下来各部落的图腾,经过精心挑选,将孔雀头,天鹅身,金鸡翅,金山鸡羽毛,金色雀颜色……组成了一对漂亮华丽的大鸟。造字的仓颉替这两只大鸟取名叫“凤”和“凰”。凤,代表雄;凰,代表雌,连起来就叫“凤凰”。从此,和龙一样,凤凰成为华夏民族的精神图腾——中华民族的象征。即可以说,华夏民族是龙的传人、凤的传人。于是就有了龙凤呈祥、凤凰于飞的典故以及后来西汉时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凤求凰》的故事。
而更多的关于以鸟喻人的爱情诗赋和故事,还是从《诗经•关雎》开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打开《诗经》首页,雎鸠之雌雄和鸣,夫妻之和谐相处的优美画卷跨越二千五百多年漫漫的时空,飞出发黄的古卷。之后,许许多多关于鸟儿与爱情的成语及典故层出不穷,比如鸾凤和鸣,比翼双飞,鹣鲽情深,交颈鸳鸯,新婚宴尔,莺俦燕侣云云。当然也有思念的,如鸿雁传书、鹊桥相会等。还有不幸的,像劳燕分飞,燕妒莺惭等等。
而直接写鸟的爱情故事的有四大名著中的《聊斋•鸿》。还有现代著名作家石钟山的散文《雁》,把豆雁的爱情故事描述的更是如泣如诉、感人至深。
人鸟同源,都是大自然的杰作。自古以来,鸟类就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史、文明史,成为人类生活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鸟是大自然优美的精灵,有着极其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同时,承载着浪漫主义的希冀和启迪着人类的智慧,为探求人类高度文明发展提供着大自然的法则。就像人们看见鸟儿在高空飞,发明了飞机一样……
鸟有美丽的羽毛,能唱出悦耳的歌声,它们是会飞的舞者,会唱的歌唱家,它不但能给大自然增添景色,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快乐,还能给人类带来美妙的启迪。看看这些生灵的生存繁衍艺术,是人类发现和创造了鸟文化?还是鸟类生存艺术启迪了人类?看看这些精灵们真实的爱情故事吧,或许我们从中能破解这人与鸟之间的奥秘。
鸟和人一样,长大了就要恋爱。恋爱了,就需要表达。鸟儿表达爱情的方式很多,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更有物质和精神并重的。先看看这普通翠鸟吧——

亲爱的,你吃鱼--
不吃,鱼还未调整过来呢......

亲爱的,吃吧……

亲爱的,调好了,你吃吧......

亲爱的,谢谢你了.......

爱的信物丢了......

亲爱的,对不起,再逮一条去吧......

亲爱的,你等着......

亲爱的,这次你可要叼牢了......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 | 李玉友
审核 | 冯光华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