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角犀鸟——爱情鸟
□张立新
七绝 • 爱情鸟
(藏头诗二首)
一
双凤林间唱眉案,
角生金烛映霞川;
犀舟承载千秋爱,
鸟鹊修来百世缘。
二
双龙飞下九重天,
角黍香飘紫气边。
犀甲光摇金殿晓,
鸟啼花落玉阶前。
注:双角犀鸟(学名:Buceros bicornis):是一种珍贵而漂亮的鸟类,国家一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分布于我国云南西南部的西双版纳、临沧和德宏州一带,是傣族人心目中的神鸟。
雌雄犀鸟结对后,总是形影不离地在一起觅食、栖息。它们共同抚育自己的小宝贝,如果一方死去,另一只绝不会苟且偷生或另寻新欢,而是在忧伤中绝食而亡。每年3至6月份双角犀鸟进入繁殖期。大多是选择森林中的菩提树等高大乔木上的天然树洞做巢,并对其进行加工和修整。繁殖期间,雌鸟孵卵时,用自己吃剩下的食物残渣和粪便混合后堆积在洞口,将洞口封闭缩小。同时雄鸟也在外面用它的大嘴衔泥,并混合果实、种子和木屑将洞口封闭,仅留一个小孔让雌鸟嘴端能够伸出,颇有点“金屋藏娇”的意味。雌鸟在洞中孵卵、育雏,既安全,又舒适,不怕风吹日晒,还有利于保护雏鸟免遭蛇类、猴类和猛禽等的威胁和侵害。雌鸟和雏鸟排便时,会把肛门对准洞口直接喷射出去。雌鸟还不时地用嘴将洞内的污物清除出洞口,以保持洞内的清洁。雌鸟在雏鸟孵出后还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换羽,这时几乎没有飞翔的能力,换羽之后,便将洞口的封闭物啄破,与长大的雏鸟一起飞出来。整个孵卵、育雏期间的食物,全由雄鸟供给。为了使“娇妻爱子”们都能得到充足的食物,雄鸟必须一次又一次地飞到外面觅食。觅食后,雄鸟还要将自己砂胃中的一层壁膜脱落下来,吐出体外,形成一个薄囊,将觅到的浆果、坚果等食物临时贮存这个薄囊里,带回巢中。如果雌鸟没有伸出嘴来迎候,雄鸟便用嘴轻轻地敲打树干,通知雌鸟取食。因此,到繁殖期结束的时候雌鸟和雏鸟都长得很肥胖,而雄鸟却累得精疲力尽,瘦骨嶙峋。所以,当地的傣族同胞都叫它“爱情鸟”,被誉为“世界上最钟情的鸟”。
同时,犀鸟也是一种长寿鸟,一般寿命在30岁至40岁,最长寿的可达50岁。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 | 李玉友
审核 | 冯光华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