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散文|张剑迟:阳光



阳  光

张剑迟

铁路学校的教学点位于铁路学校东北的商城内。教学点的前身是老庄小学,因为招生困难停止办学,后划归到了铁路学校。教学点上只有一个二年级,三个班。

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教学点虽小,但也是一个半独立的小单位,人少事不少,教学上该有的事一件也少不了。这不,今天周一,上午课间操时间,马主任接到学校通知:下午按新的作息时间表执行。他看完新时间表,接着用微信转给了我这个体育老师。我一看时间表,上午时间没变,下午往后错延了二十分钟。看来,作息时间的调整只能在放学后进行了。

放学铃一响,我便钻进广播室开始手工调时,好在轻车熟路,不到二十分钟就搞定了。当我回到办公室拿起包准备回家时,突然发现董老师正在自己的教室里用拖把拖地,学生的凳子在书桌上整齐地拿着大顶,和煦的阳光透过窗子,照在董老师那俯身拖地的后背上,将满腹的暖和爱倾泻在教室里,地面上发着湿漉漉的干净的亮光。看到这场景,我蓦然一惊,心想:原本认为自己是最后一个下楼的人,没想到董老师比我还晚。

“董老师,抬起头来,我给你拍两张。”我站在教室门口,拿着手机一边抓拍,一边笑着对小董说,“一会儿给你发到咱那‘铁路大家庭’里去。”

董老师慢慢地直起身子,笑着对我说:“剑迟大哥,可不行!可别往咱那‘大家庭’里发。”

“怕吗?咱这可是满满的正能量啊!”我有点疑惑。

董老师略带严肃地笑着说:“正能量也不行啊!人怕出名猪怕壮。一旦发进群里,让班主任们怎么看我?大伙已经够累得了,别再引起班主任们内卷。”

我扑哧一笑,说:“引起班主任们‘内卷’?你真逗啊!怪不得你是优秀班主任!前些天我问你中午炒什么菜?你说吃包子的时候多。我还有些不解。看来问题就出在这了。中午送走了学生,再回来打扫教室卫生,那到家只剩下吃包子的空了。”

董老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媳妇中午在班上不回来,我自己一个人也吃不上劲。”

“这里想在群里弘扬一下正能量呢,你不让发,那算了吧。”我笑着对董老师说,“你接着忙吧,我可要赶紧回家了。”

在我转身下楼的瞬间,董老师又俯下身子,开始拖地了。金色的阳光照在他弯曲的背上,是那样温馨祥和。此刻,楼道里满溢了兔年春天的温暖气息。

作者简介张剑迟,禹城人,教师,爱好文史,有多篇作品发表于省市级报刊。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