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山(二) | 德州籍著名诗人李葆国诗词选

作者  李葆国

鸣沙山

斜晖一列影如歌,

似水沙丘镜未磨。

瀚海行舟不须棹,

天蓝云白紫橐驼。

秋天的鸣沙山月牙泉

玉渡山草坪

高山牧甸抱湖宁,

云里草涵牛粪青。

撑帐欲收蓬岛气,

穿堂飞过绿青蜓。


过景阳冈

过岗还需大碗开,

山中无虎我明白。

装怂不是山东汉,

小二给爷拿酒来。


雨后南尖岩

山生清气水生灵,

已出尘埃步未停。

心似镜明犹待雨,

云浮脚下数峰青。


罗浮山题冲虚葛洪塑像

百草包容万户方,

灵山虚静自生凉。

云中丹液眼前药,

尽在神仙袖里藏。

夕阳下的罗浮山风景区


过罗浮山梅园别梦处

梅云淡抹桂阴平,

疏影横斜暗香生。

斯是韶华恰宜梦,

何人不起遇仙情。


秋访云蒙山遇雨夜宿后山铺偶拾二首

雾失云山景不收,

村回石路稼禾稠。

杂花巷口丝瓜雨,

麻将声中后埔秋。


双休难觅雨中闲,

烤串农家自笼烟。

紫豆青瓜黄菊蕾,

余杯狼藉坐看山。


天山主峰

清高自执玉乾坤,

不向西风说剑魂。

漫抚星云分冷暖,

闲来论道约昆仑。


李葆国小传

李葆国,字塬村,1952年生,武城人,出身于山东省优秀教育世家。中华诗词学会学术部原副主任,教育部颁布的《中华通韵》研制组执笔人,现任中华诗词发展基金会诗人之家常务副主任,北京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高研班导师,中华诗词学会《吟苑英华》《中华诗词文库》《中华诗词存稿》编辑,著有《石桥轩吟稿》两部。

李葆国之家族诗书传家,其伯祖父李鸿渐、祖父李鸿庥、父亲李尚中两代三人合著有《听春雨楼诗文集》。

李鸿渐(1883-1939),1905年,与其弟鸿庥一同考入山东省优级师范学堂,后共同留校任教。曾任省立五中教务长、一中校长、省财政厅佥事、山东省临时议员等职。1935年因不满时局辞职回籍,著有《金陵杂咏未定稿》手抄本等书存世(见《武城县志》)。

李鸿庥(1885-1955),历任省立一师、三师、二中教师、教务长、校长等职,献身教育近30年,为早期山东正谊中学捐款办校人之一,山东教育图书社发起人和股东。七七事变后,不事敌伪,回乡执教私学,悬壶乡里。1950年曾出任山东文史馆馆员,翌年因病还乡,1955年病逝,著有《东瀛游记》等作品(见《武城县志》)。

李尚中,中共党员,离休干部,多年来从事教育工作。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著有《未了轩吟稿》。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特约编辑|王淑芬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