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李葆国
乘索道上罗浮山
飞索迎风雨霁初,
晴纱新拭访罗浮。
霞分瑶彩云能摘,
气接南冥星可扶。
绿浪涵丹葛泉响,
青蒿衔韵屠槎殊,
半湖半廓凡间好,
坐拥群峰入望舒。
九寨沟珍珠滩瀑布
珠跳琼翻雷若贲,
滔光数缕涤纷纷。
剑横飞将出千壑,
阵列龙驹挥万军。
何处春丝缫未断,
此时俗念已全分。
源源素练谁抛洒,
倒挂银河下白云。
夔门登赤甲山二首
一
晴开赤甲白云飞,
江入夔门势若归。
人为知音倾肺腹,
川因大爱敞心扉。
瞿塘霞涌千帆丽,
白帝城圆一渚晖。
情逐沧浪沉百感,
海山之托莫相违。
二
开山功力未须评,
夺路夔州排闼菁。
涓滴吟成蹈海势,
宫商谱就枕流情。
千回承诺千秋约,
一泻纵横一剑鸣。
龙字大书弦永振,
汤汤不尽是奔腾。
匡山李白读书台
近拾松涛远拾岚,
苍阶竹影入云端,
让河一带飞天镜,
匡岭千寻夺玉磐。
风可通神时蕴剑,
月能问道慎分餐。
几层苔接万里路,
石上杵痕磨未干。
登窦圌山同韵二首
一
缘何咫尺竟遥遥,
点化光风不待招。
出世双峰擎碧落,
凌云一柱峙清高。
势分奇崛神自立,
索渡苍茫尘顿消。
书剑往还非是幻,
心牵合气即天桥。
二
凭空飞索幻成桥,
天堑有门惊顿消。
剑析双峰磬萦殿,
云开一线壁凌霄。
客灯孤独酒曾助,
清句疏狂仙自招。
从打骑鲸客归后,
骈臻金顶路非遥。

登剑门关
气呑荆楚扼重城,
眼底长安一望清。
神定乾坤绝鸟道,
势排鼎铴有铜声。
直今方解空说剑,
到此已知心务平。
阅尽浮云指星野,
雄关自古属精英。
过剑阁戏题
为寻绝唱访天衢,
堪叹谪仙言不虚。
此处刀氛非斗勇,
是关鸟道只宜驴。
断无闲句于行后,
唯有惊心在险余。
石上苍苔凝似血,
奇瑰占尽是川途。
谒姜维铜像
剑阁从来疏战云,
蜀中双影列殊勋。
无孤有偶忠能鉴,
以一当千勇可分。
讵料安危非隘险,
须知稳固在民勤。
当年廖化若能战,
肝胆何由哭将军。
李葆国小传
李葆国,字塬村,1952年生,武城人,出身于山东省优秀教育世家。中华诗词学会学术部原副主任,教育部颁布的《中华通韵》研制组执笔人,现任中华诗词发展基金会诗人之家常务副主任,北京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高研班导师,中华诗词学会《吟苑英华》《中华诗词文库》《中华诗词存稿》编辑,著有《石桥轩吟稿》两部。
李葆国之家族诗书传家,其伯祖父李鸿渐、祖父李鸿庥、父亲李尚中两代三人合著有《听春雨楼诗文集》。
李鸿渐(1883-1939),1905年,与其弟鸿庥一同考入山东省优级师范学堂,后共同留校任教。曾任省立五中教务长、一中校长、省财政厅佥事、山东省临时议员等职。1935年因不满时局辞职回籍,著有《金陵杂咏未定稿》手抄本等书存世(见《武城县志》)。
李鸿庥(1885-1955),历任省立一师、三师、二中教师、教务长、校长等职,献身教育近30年,为早期山东正谊中学捐款办校人之一,山东教育图书社发起人和股东。七七事变后,不事敌伪,回乡执教私学,悬壶乡里。1950年曾出任山东文史馆馆员,翌年因病还乡,1955年病逝,著有《东瀛游记》等作品(见《武城县志》)。
李尚中,中共党员,离休干部,多年来从事教育工作。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著有《未了轩吟稿》。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特约编辑|王淑芬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