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古今读新鄃
□王德兴
正是这个地方,正是这片园林,20天前,第十六届中国·夏津黄河故道椹果生态文化节开幕式在这里举行,6天后,中国(夏津)桑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也在此拉开帷幕。在近段时间里,夏津德百旅游小镇赫然成为鄃城故地、今日夏津的新名片、新亮点。

夏津德百旅游小镇上的演出
倘若把时空回放到1400多年前,这方水土之上会发生些什么呢?
一骑绝尘,自运西驿道火速赶往鄃城的军事重地——仓廒。
当时,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把鄃城作为屯兵、屯粮的“转输之地”。正得益于此,起义军才在与隋军的聊城大战中,取得了难得的胜利。直到现在,位于苏留庄镇南面的北铺店还存有“点将台”遗址。
斗转星移,当历史的航船驶入上世纪40年代。时任中共夏西县委组织部部长的李玉春(原名刘秀䒦)等革命先贤,正团结带领夏津父老乡亲,多方协助八路军开展抗日活动。
春夏之交的一个夜晚,家住新盛店万庄的李玉春正在屋里和打入敌人内部的王光照、王静异等人商量协助八路军攻打县城的事。负责站岗放哨的其长女刘金兰急匆从外面跑进来:“爹,村口有动静!”“赶紧转移,跳窗走后门!”
几位党员干部安全撤走没多久,鬼子在一群汉奸的簇拥下,闯到屋里,翻箱倒柜未果,就砸坏摔碎了一些东西,并抽了刘金兰几个耳光,吓得刚出生不久的三女儿刘风兰号啕大哭……
数天后,一张详细标注有日伪军布防情况的地图,成功交到八路军的手中。这是李玉春在亲人的密切协助下,与另外几名地下党人,冒着生命危险三进县城而绘制出来的。
有了这份重要情报,确保了此次军事行动的巨大成功。据夏津史料记载:此役,击毙日军1人,毙、伤伪军60余人,俘虏伪军60余人,缴获长、短枪50余支、机枪1挺、马30余匹。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西汉初年置鄃城,唐天宝元年(742)改鄃县为夏津,至今已2200多年,夏津正加紧从传统单一的农桑产业,向以绿色产业为支撑,集纺织服装、装备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迈进,不久的将来,这个被称之为“齐晋会盟之要津”的千年故地,定会成为具有集群化、智能化、规模化特征的现代文化之城、产业之城、生态之城!

作者简介:王德兴,夏津新盛店人,现居北京,空军文职大校,专职研究工作,著有《嫩黄色的旗语》《以各种方式走向你》《强军梦》等文集。,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