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张居明:家乡的蟋蟀

家乡的蟋蟀

□张居明

秋风乍起,家乡宁津便沸腾起来,田野上绿绸似的青纱帐里,瓦砾下、枯草中、房前屋后到处都是蟋蟀天籁一般美妙的鸣唱,处处可见它矫健的身影。

蟋蟀在我们家乡叫蛐蛐儿,它属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它有很多名字,如促织、吟蛩、财吉、将军虫、秋虫、孙旺、地喇叭、灶鸡子、土蜇、百日虫等。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距今已有1.4亿年的历史。蟋蟀之所以为人们所喜爱,最大的特点就是会叫。实际上,蟋蟀的叫声不是源自口腔,而是双翅摩擦发出来的,发出的声音属于四声节奏,听起来清脆悦耳、宛转悠扬。

宁津自古就有“上古鬲(宁津)蟋鸣九州”的历史。尤以盛产极品蟋蟀而闻名遐迩,曾被中国蟋蟀专业委会会命名为“中华蟋蟀第一县”。中国蟋蟀以南北划分,南方以江、浙、沪为代表,北方以京、津、冀、鲁为标志。而众口皆碑的极品蟋蟀产地,首推齐鲁,并以宁津、宁阳两地为最。宁津蟋蟀兼具南北之长,即有南虫个大、头硬、项阔、腿健之优势,又有北虫独具的斗性、耐性、凶性和烈性。在全国蟋蟀大赛上,来自宁津的蟋蟀多次获得冠军,在香港举办的国际蟋蟀比赛中,也两次夺魁。宁津盛产极品蟋蟀与其地理位置密不可分,这里土质系黄河冲击而成,澄浆胶泥,板结粘韧,燥湿合宜,酸碱适度,且其中含有大量钙、铁、锰、盐离子,蟋蟀在其中发育成长,自然增强了骨密度值,其头颅坚硬、牙齿锋利、脚力异常盖源于此。

蟋蟀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诗经》中《唐风·蟋蟀》专门以蟋蟀为题,以之作为人生时光的比兴。《幽风·七月》对蟋蟀一生做了准确的概括:“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在我床下。”在古代浩如烟海描写蟋蟀的诗词中多以悲秋、怀乡、思友、愁旅为主。李清照在《行香子·七夕》写道:“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白居易的《夜坐》:“斜月入前楹,迢迢夜坐情。梧桐上阶影,蟋蟀近床声。曙傍窗间至,秋从簟上生。感时因忆事,不寝到鸡鸣。”米芾也留下了“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的诗句。南宋奸相贾似道终日与群妾斗蟋取乐,不理朝政,但他对蟋蟀的研究却登峰造极,一部《促织经》成了我国第一部研究蟋蟀的专著。该书涵盖论赋、论形、论色、论胜、论养、论斗、论病几部分,堪称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蟋蟀专论。

在宁津也流传着关于蟋蟀的历史传说。话说北宋末年,徽、钦二帝昏庸无道,挥霍无度。他们搜集名木奇石大造宫殿、园林,花重金建起斗蟋台,给斗胜的蟋蟀封号命名,如“金头大将军”“银头大将军”“绿袍大王”“红袍大王”“黑衣大圣”“紫衣大圣”等。当时东京汴梁是北宋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斗蟋市场非常活跃,就连女人、小孩都加入斗蟋队伍。有词为证:“月洗高梧,露淳幽草,宝钗楼外秋深。土花沿翠,萤火坠墙阴。静听寒声断续,微韵传,凄咽悲沉。争求侣,殷勤劝织,促破晓机心。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携向华堂戏斗,亭台小、笼巧妆金。今休说,从渠床下叫,凉夜伴孤吟。”

1991年初秋,首届中国蟋蟀文化节在宁津县中心广场隆重举行。当时盛况空前,来自国内外、大江南北的蟋蟀爱好者汇集宁津,把小县城挤得水泄不通,真正起到了蟋蟀搭台、经贸唱戏的效果。近年来,宁津县把开发蟋蟀资源,弘扬蟋蟀文化,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做,先后建起了宁津、柴胡店、尤集、孟集4个蟋蟀交易市场,为外来购虫者提供一站式服务。2010年,在艺术中心广场建成了蟋蟀文博馆,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命名为世界上最大的蟋蟀主题展馆,也被称为“中华蟋蟀文化第一馆。”他们出台相关政策保护蟋蟀资源,政府拿出补贴划出地块,不让农民在此地使用化肥、农药,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每到立秋后,上万人的捕蟋大军,浩浩荡荡开赴宁津田间地头,做生意的也关门歇业,在外打工的赶回家来,他们的收入也由最初几万元,蹿升到十几万元。

夜幕降临之时,头灯和手电组成的点点灯火,把宁津大地装扮得别有韵致。蟋蟀爱好者们都在田间地头,寻寻觅觅,捕捉蟋蟀,感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和生活的美好。

(原载于2021年8月10日《德州日报》B4版柳湖·读书 编辑:孙玉海)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朱代军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