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记忆|“烽火”照路明 烈士血写成

一九三八年九月,八路军主办的冀鲁边区工委机关报——《烽火报》诞生

“烽火”照路明 烈士血写成

□本报特约撰稿人   朱殿封

1938年9月,萧华率八路军115师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抵达乐陵,纵队主办的刊物《烽火》,改为冀鲁边区工委机关报——《烽火报》。它为双日刊、日报、三日刊,对开四版,每期最多时印刷5000多份。

办报艰难百战多。

孙学文(新中国成立后任宁津县双碓联中校长)忆及峥嵘岁月感慨万千:“因为敌人封锁,报社的物资、设备十分缺乏。《烽火报》没有铅印机,没有铅字,也没有油印机,报纸都是石印。两台石印机是从宁津县十王庙村开印刷局的孙有德和孙世德那里借用的,电台是从日寇手中缴获、军区拨给的,坏了,报务员自己修理,没有电源,把一节节小电池焊接起来使用。”

印刷报刊需要的油墨、松香、桃胶、电料、药品等物资,都从外地购进。敌人对这些物资查封特别严紧,一道道关口,一遍遍检查,如同穿行雷区,稍有不慎即踩响被炸。采购员们把纸张装进麻袋里,捆成行李的样子。把油墨、松香、电料等装进臭油桶里,上面倒上沥青。即便这样,也经常被敌人搜查出来。

一次,《烽火报》的100多令纸(内藏印刷品、电料等)被扣在桑园火车站。冀鲁边区抗日交通站(另名敌军工作站)北总站站长何玉坤,派宁津抗日县政府手枪班班长沈春延和杨德义(后叛变)去桑园据点,直接找到汉奸李站长要货。

沈春延、杨德义对李站长说:“你把这批纸放过去,八路军给你记大功一次。不然,今天我们两条命换你一条。”李站长听了连声答应,马上下令放下吊桥,打开大门,趁着天黑把纸装在已预备好的两辆大车上,放行了。他骗鬼子说:“是咱株式会社的,这人是朋友。”

《烽火报》印刷报纸、书刊,每月需要纸张300多令,近3500公斤,得装6大车,这还不包括机关团体用纸和油印文件用纸。面对纸张购买、运输日益困难的形势,1940年7月,边区总文救会主任吕器(杨希玲)和十王庙老党员蒋松枝亲自操办,在宁津县曹塘试办起了造纸厂。造纸厂以桑树皮、废纸边、石灰水、米浆等作原料,经过冻、铡、泡、砸、搅等工序,人工操作制出了较好的毛头纸,解决了边区印刷一般书刊、文件、课本之需,克服了用纸困难。1942年5月,吕器等一些负责人在一次大扫荡中都牺牲了,专署决定造纸厂停办。

《烽火报》是边区抗日军民的精神食粮,抗日军民爱它,信它,保护它。日伪军恨它,怕它,疯狂搜捕它。因此,《烽火报》不断变换住处。1942年春天,《烽火报》的两台印刷机转移到了宁津县王德普村,另一台印刷机设在孙沟子村。印刷地下室设在王广平家的院子里,主地道通到孙沟子村。

这年初秋的一天,孟集、柴胡店、杨盘等据点的200多鬼子、汉奸突袭王德普村,放火烧了王其元、王太祥等9户抗属的房子。鬼子、汉奸把没来得及疏散的村民赶到大街上,架起机枪,接连把十来个村民绑起来毒打,逼问“谁是共产党员?《烽火报》在谁家?”

鬼子队长来到人群前,一把将宁津县抗日大队战士王晋好的妻子刘秀英从人群中拽出来:“说!《烽火报》在谁家?”刘秀英怒视着敌人:“不知道!”鬼子开枪了。刘秀英死了。愤怒的乡亲们一步一步逼近鬼子。鬼子队长挥舞着战刀哇哇吼叫:“不说,统统死了死了的!”

王晋山在边区工作,他是王德普村人,这天前来印刷厂联系工作,也被敌人围在村民中间。这时,他昂首挺胸走出人群高喊一声:“我是共产党员!”然后说:“谁是共产党员村民不知道,跟他们无关,你们把他们放了,我全说。”王晋山走到一个鬼子跟前,冷不防夺过一支枪,跟鬼子搏斗起来。王晋山被鬼子刺死。

《烽火报》保住了。

石印机

李久泽(新中国成立后任新华社江苏分社社长等职)回首当年,心潮“犹如海的波涛”:“报社遭受敌人无数次搜捕追剿,从起初在十王庙等村庄,转移到宁津、乐陵边界的魏家庵、杨保、宁寨、小吴家等村庄。又转移到王德普等村庄。再转移到殷家、商家、韩家等村庄。社长兼总编辑傅国光对大家说,‘同志们,敌人扫荡想扑灭我们,我们是扑不灭的烽火!’”

1941年夏天,《烽火报》人员从宁、乐边界转移到盐山县东部大傅家村。电台带来了,石印机笨重难以长途运送,只得就地掩藏,编辑部研究决定改用油印《烽火报》。1942年冬,《烽火报》改为《冀鲁日报》,两报历时5年余,大转移了20多次,行程500多里,挖了40多个三四间房屋大小的大型地下室。《烽火报》出版了470期,《冀鲁日报》出版了282期。

“小报‘烽火’照路明,革命旗鼓先头行。莫轻油印一面字,本是烈士血写成。”

冀鲁边区老战士郑正这首诗,是对《烽火报》的深情表达和真实写照。

《烽火报》在战火中诞生,在血与火中行走,步步荆棘,处处险境。英雄的《烽火报》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把它培育成为冀鲁边区抗日战场上的另一支“枪杆子”。

敌人天天在制造残酷。

夏秋季节,《烽火报》战士们分散躲进青纱帐里,不管刮风下雨,吃睡在地里。

冬春季节,平原旷野藏不住人了,《烽火报》战士们躲进村子的地洞里。

残酷如狼。

1943年秋末,《冀鲁日报》移往庆云县东部一带。一天拂晓,李久泽和李亚民等人住的村子被鬼子包围,同志们仓促分散突围。李亚民朝着村西北的田野里奔跑,几个鬼子狂叫着在后面追赶,李亚民还击了几枪。一个鬼子冲着他瞄准射击,年仅二十二三岁的李亚民壮烈牺牲。

入夜,李久泽等几位同志在老乡们的帮助下,忍悲含痛草草掩埋了这位年轻的新闻战士。秋风瑟瑟,是为烈士演奏哀乐;夜幕深垂,是给烈士恭送挽幛!坚持出报,是给敌人响亮耳光!

夜,漆黑,漆黑。风,时急,时缓。雨,如泣,如诉。这是1943年9月26日的夜晚。

这天夜里,劳累一天的傅国光和在该区工作的胞妹傅素梅(石磊光)住在小魏村一个堡垒户家里,准备睡一觉,后半夜转移。同住的还有电台台长高科等同志。傅国光太累了!他没有能按时醒来。次日清晨,鬼子、汉奸突然包围了村子。高科打着匣子枪冲到村前大道边,以一棵大柳树作掩护与追来的敌人死拼,不幸遇难。

傅国光被翻墙而过的鬼子抓住,把他同被抓的村民一起赶到李营村。鬼子见傅国光面色白皙,认定他是八路,是文化人。

“你是什么地干活?”

傅国光冷冷地回答:“老百姓!”

“你的手上为什么没有茧子?”

“你的衣服上墨水是怎么来的?”

“那不是墨水,是染料的颜色。”

“不,你的八路的干活,快快招来!”

傅国光昂首挺立,不理睬鬼子的盘问。残暴的鬼子对他进行毒打,傅国光以他瘦弱的身躯坚持抵挡着。再问,还是不承认。鬼子冲着他的胸膛连刺数刀,傅国光倒下了。

战友们悲痛欲绝:“傅国光同志,你是我们的好社长、好总编辑。从《烽火报》到《冀鲁日报》,你领导报社的抗日志士,冲破日寇万千封锁,克服重重困难,辗转战斗在冀鲁边区,出报又出书,把延安的声音传播,把马列主义传播,把边区军民抗战的胜利消息传播。”

“你夜以继日,在草屋里,在地洞里,在青纱帐里,伏在小桌上、土台上、草地上,撰写评论,校改清样,风餐露宿,积劳成疾,带病坚持战斗。”

你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鼓舞着我们向前,锻造了我们这支打不垮、拖不烂的‘烽火’队伍。”

“你和我们讲:‘晚上又野露,明月清风,没有一丝云彩,以天为帐,以地为床,吸着新鲜的空气,如果不是抗战,我们也不会得到这种美景的享受!’(傅国光1943年7月16日日记)你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鼓舞着我们向前,锻造了我们这支打不垮、拖不烂的‘烽火’队伍。”

“你和我们讲:现在《烽火报》石印、油印;将来,铅印。现在环境艰苦,但乐在其中,困难后面就是胜利。现在打仗,抗日;将来,要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新中国。”

同志们高举起拳头:“国光同志,你在这里安息吧。鬼子的刺刀吓不倒我们,为光复中华,我们还要办报,我们一定继续战斗下去,为你,为死难的同志们报仇!”

“国光同志,我们要离开冀鲁边区了,我们要去清河区办一张新的报纸——《渤海日报》。”

冬日的夜冰冷刺骨,战士们热血沸腾。他们怀揣民族恨,战友仇,在新任编辑部长戴夫带领下转战清河区。

“注意!前面就是敌人封锁区,准备好,冲过去。”

戴夫悄声下达着命令,拔出手枪,匍匐前进。接近封锁线了,他向两头观察了一下,喊声“冲!”同志们一跃而起,一阵急跑,快速冲过了封锁线。

这边,就是清河区了。

(原载于2022年4月1日《德州日报》A3版往事)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