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教育要办这些大事!普通高中新增学位3万个、公办园占比达50%以上...

1月18日,记者从德州市教育和体育局获悉,全市教育大会后,德州市教体局分专题对全市教育大会精神进行全面解读。

学前教育:2020年公办园占比达到50%以上

2019年是二胎放开后的入园高峰,群众“入园难”,特别是入优质园的矛盾将更加突出。针对此问题,德州市教体局提出,重中之重是实施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打好普惠性幼儿园建设攻坚战。

要科学规划布局,调整办园结构。切实把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纳入城乡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列入本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招拍挂建设项目成本。大力发展公办园,充分发挥公办园保基本、兜底线、引领方向、平抑收费的主渠道作用,到2020年占比要达到50%以上。

拓宽途径扩大资源供给。充分利用腾退搬迁的单位办公场所、空置厂房、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农村中小学闲置校舍等资源举办公办园。鼓励支持街道、村集体、有实力的国有企事业单位举办普惠性幼儿园。强化城镇幼儿园配套建设,小区要与配套幼儿园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设施工、同步竣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确保幼儿园公益普惠性质。老旧城区、棚户区改造、插建居住区楼盘要充分考虑幼儿学位需求和教育承载力,按照标准补建、配建幼儿园。

启动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按照“一园一案”原则对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进行全面整改,对规划不足、应建未建、未按规定建设或移交、没有办成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要认真整改到位。要加大对无证幼儿园的整治力度,要通过关停一批、规范一批等措施,消除无证幼儿园。

实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扶持计划。按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类别、办园条件等,通过生均财政补助、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减免租金、师资培训等方式,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确保到2020年各县(市、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

普通高中:3-5年增加学位3万个

德州市将利用3-5年时间,建设一批高标准的普通高中学校,增加学位3万个,打一场普通高中扩容提质攻坚战。

下一步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新型城镇化规划需求,合理规划高中阶段学校布局。到2022年,各县市区都要有两所以上规模适当、水平相当的普通高中学校,县域内形成良性竞争态势,为群众提供更多的选择。

严格落实省定普通高中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并逐步提高,做好普通高中债务偿工作,让学校轻装上阵,集中精力抓好管理,搞好教学,培养好人才。

按照高考改革要求,为普通高中学校配齐配强教师,支持普通高中聘用专业人士开设特色课程,支持普通高中根据学校创新教师激励机制,让教师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切实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实行专家办学,全面落实校长负责制,加强课程规划和开发,适应高考改革的需要,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构建特色鲜明、丰富多样的学校课程体系,鼓励高中学校特色办学。

职业教育:2020年建成2-4个重点品牌专业

补齐短板、改善办学条件,确保2019年底所有县(市、区)公办中职学校通过省规范化验收。要引导优质职业学校通过兼并、托管、合作办学等形式,打造几家在全国有影响的职教集团。

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发展,开展市场调研和人才需求分析,加强对所开设专业的评估、监督和监测,对就业率低的专业要调减招生计划或暂停招生。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力争到2020年,各职业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进一步提升,并建成2-4个重点品牌专业,实现职业院校特色化发展。

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将产教融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融入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各个环节,贯穿人才开发培养的全过程,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拓展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的服务功能,开展“工匠进校园”活动,支持职业院校聘请行业能工巧匠和企业技术能手兼职任教,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健全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用人需求深度融通。

积极争取力争全国职业院校汽修相关专业比赛长期落户德州,不断打造德州市职教品牌。

另外,针对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全市各级高度重视。

▲ 继续大力开展“晒课表”活动,所有中小学校通过各种方式“晒课表”,学校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作业布置等实行网上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规范校内办学行为,严禁节假日、双休日、晚自习统一上课或补课;提高作业质量,落实作业分层布置制度和总量控制制度,严禁“布置不批改”或让家长代为批阅学生作业。

▲ 坚持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各县市区要按照“一次办好”要求,提前公布义务教育招生计划、招生政策,持续保持高压态势,铁腕杜绝一切形式的笔试、面试、面谈、考查等招生方式。

▲ 切实抓好课后服务工作。坚持“校内资源为主、校外服务为辅”、公益自愿等原则,既要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内场所资源,由家长代表、学校和第三方机构共同商讨确定引入第三方服务资源。特别是要在课后服务的资金来源上,要创新办法,通过财政补贴,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资金,要主动为学校减压,做好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持工作。

 加快规范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健全完善监督体系,用好黑白名单制度,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超标培训、教师聘用把关、培训使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治理。

▲ 开展教师有偿补课治理,无论是否取酬,在职教师均不得从事课外有偿家教,不得到校外培训机构兼职。严禁教师“上课不讲、课后讲”。严禁教师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个人拉生源。

▲ 加强家校沟通,发挥学校家委会、家访作用,建立健全全员育人导师制,分析家庭教育、家长成才观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的放矢,加强教育引导。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