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戴上了红领巾
□李兴智
每到"六一"儿童节,看到天真烂漫的孩子们胸前飘动的红领巾,我都会想起自己的红领巾年代,也会经常梦回戴上红领巾的那一刻。
2025年5月29日上午,应家乡母校之邀,我和陵城区总工会李广合、陵城区书协刘洪贞三人,以母校老毕业生的身份,一同回到母校,参加学校举办的"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8时30分,活动开始,母校的少年儿童首先为我们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那一刻,我仿佛重回少年时光。
母校,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它坐落于陵城区糜镇吉祥社区东北隅,原名糜镇联中,现更名为糜镇明德小学。1974年,13岁的我到该校上初一,并在此连续完成初中、高中阶段共4年的学习任务。40年前,师范学校毕业的我回到母校任教,又在此工作了4年。前后8年,母校的这片热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去年冬季,我回家乡小住,曾在母校附近徘徊,偶遇副校长张国立。张校长是我曾经的学生,他邀我进入校园,与校长王世飞(也是母校校友)一起,陪我在校园漫步,追寻母校旧迹,观赏学校这些年的发展变化。学校的巨大变迁,让我感慨万千,于是我将自己前几年出版的《老地契见证二百年家族变迁》一书赠予母校,既是回馈,也算纪念。
王世飞和张国立校长似乎十分理解我对母校的那份深情,今年5月26日,他们相继给我打来电话,邀请我回母校参加今年的儿童节庆祝活动。盛情难却,也是思念母校之情使然,我与李广合、刘洪贞三人相约,略备自己所存的少许图书,刘洪贞又拿出自己刚出版不久的书法专著《书道百字铭》,作为献给母校孩子们儿童节的礼物,欣然赴邀。
戴着红领巾,观看舞台上孩子们表演的节目,随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优美旋律在耳边响起,少年激情在心中荡漾。置身母校校园,自己在校上学时的情景历历在目,课堂上同学们稚气的读书声和课间同学相互追逐的打闹声犹在耳边,辛勤培育自己成长的老师们的面孔在脑海中一一浮现。
戴着红领巾,观看舞台上孩子们表演的节目,我想起儿时的儿童节,自己上台表演《小喇叭接到俺家中》等节目的情景。“小喇叭,接到俺家中,一根红线连北京……”“小喇叭,墙上挂,一根红线连万家……”简明的唱词瞬间在脑海中浮现。学校临时筑起的土戏台上,班级三男三女六名同学的表演唱,道出了那个年代家家户户刚刚装上小喇叭,人们收听到来自首都北京的广播和音乐时的欢乐心情,台下那一阵阵的掌声仿佛还在耳畔回响。
戴着红领巾,观看舞台上孩子们表演的节目,随着学校多功能大厅舞台上帷幕的一次次启合,集体舞蹈、武术演示、诗词朗诵、个人演唱,孩子们的舞台表演精彩纷呈,台下观众掌声阵阵。一个个新颖精彩的节目,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家乡少年儿童良好的精神风貌。
戴着红领巾,置身母校,置身孩子们之中,我为母校的今天感到欣慰,我为母校孩子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新时代特色感到自豪。“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随着帷幕的再一次开启,稚嫩的童音在舞台飘出,在校园回荡,这是梁启超的名篇,这是新时代少年的宣言!
惟愿祖国明天更美好!
作者简介:李兴智,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德州市作协会员,曾任陵城区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财经工委主任等职。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