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致远
10月20日,德州市农业农村局对《德州市养犬重点区域禁养犬名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此举意在强化安全养犬意识、规范养犬行为,引导市民文明养犬、依法养犬,让“汪星人”真正成为生活中的温馨陪伴,而非引发矛盾的“麻烦事”。
禁养明规,化解养犬“冲突之困”。不知从何时起,犬只带来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了不少社区和居民的“甜蜜负担”:大型烈性犬的惊吓让路人胆战心惊,犬只伤人事件频发引发恐慌,犬吠扰民影响邻里和谐。部分养犬人未充分考虑犬只的特性和潜在风险,随意饲养禁养犬种,导致社区内矛盾不断,居民生活质量下降。而此次德州公开征求禁养犬名录意见,正是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表明态度——重视公共安全,规范养犬行为,明确划定了禁养范围,从源头上减少因犬只引发的安全隐患,既化解了居民之间的冲突焦虑,又减轻了社区管理的压力,让养犬回归有序。
依法养犬,守住养犬“管理之基”。“严格禁养是否会限制养犬自由?”会成为养犬人士的普遍疑问。实则不然,这正是对养犬管理的依法规范。我国多部法律法规都对养犬行为有明确规定,旨在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市容环境。然而,现实中仍有部分养犬人法律意识淡薄,不办理养犬登记,不按时给犬只接种疫苗,随意让犬只在公共场所排泄却不清理。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规定,也损害了其他居民的合法权益。德州此次征求禁养犬名录意见,是对法律法规的细化落实,通过明确禁养犬种,引导养犬人依法依规养犬,做到证件齐全、疫苗及时、行为文明,让养犬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文明养犬,重塑社会“和谐之风”。当下,人们对不文明养犬行为深恶痛绝,本质是怕遛狗不牵绳威胁他人安全,犬只粪便不清理破坏环境卫生,犬吠扰民影响他人休息。“规范禁养”恰似一个信号,养犬需要遵循社会公德,文明养犬才是正道。养犬人真正在乎是与宠物相伴的快乐,但文明和责任不可或缺。从规范禁养到文明遛犬,这些小小的养犬举措,正一点点重塑社会交往的和谐氛围,印证着“文明”永远比“随意”更有力量。
一份征求意见稿或许无法彻底消除所有养犬带来的问题,却能引发人们对文明养犬、依法养犬的深入思考。期待这样的规范得到更多响应,让养犬人牵牢责任之绳,争做文明养犬人,共同营造一个安全、舒适、文明的生活环境。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张明昭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