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走进位于德州高新区的山东微焓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科研人员正专注开展“热真空试验技术”相关实验。作为禹城本土培育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微焓科技凭借强劲的技术研发实力与成果转化能力,已成长为商业航天热控技术领域的头部企业。

“唯有持续推进技术升级与创新,才能始终走在商业航天热控技术领域的前沿,企业发展才有前景。”公司总经理李轩介绍。作为我国首家民营商业航天热控系统供应商,微焓科技总部设在北京,2021年落户德州高新区后快速成长,2023年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具备系统级、组件级、单板机热管理系统设计与产品研制全链条能力,业务涵盖航天器热管、薄膜加热器、热控涂层喷涂等五大方向,可提供从前置设计、产品研发到安装实施、热试验验证的全流程服务。
创新是其扎根航天领域的“底气”。企业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投入研发,聚焦行业关键难题持续攻关。以卫星结构热控一体化产品为例,该产品是解决卫星在轨极端环境下“控温难题”的关键装备。此前国内同类产品多采用结构与热控分步研制、后期集成模式,存在生产效率低、研制周期长、综合成本高等问题。为突破技术瓶颈,公司组建专项研发团队,从研制流程切入系统优化,成功实现结构功能与热控功能的一体化集成,产品于去年10月正式推向市场。“相较于同类产品,这款一体化产品成本降低达30%,已通过相关标准验证,成功应用于数十颗商业卫星,目前在轨运行稳定、表现良好。”公司工艺技术部部长李文忠说。
落户德州高新区4年,企业累计拥有4项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今年前9个月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合作客户覆盖中国航天科工、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与企业。“眼下,我们正与山东大学合作,联合推进卫星在轨热控性能检测项目研究,旨在进一步突破卫星在轨热控监测技术瓶颈,为商业航天装备性能优化提供支撑。”李轩说。

微焓科技的快速成长,既源于企业自身对创新的深耕细作,更得益于区域良好创新生态的有力支撑。山东博硕环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发展轨迹同样印证这一点。2018年成立的博硕环保,从工业吸尘器起步,7年间已形成涵盖扫地车、洗地机、无人清洁设备等五大类、50余个型号的产品矩阵,成长为清洁设备行业领军企业。“政府给了我们很多政策支持,包括税收优惠、技术培训等,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也提升了我们的创新能力。”公司总经理赵云说。眼下,企业新研发的无人扫地车正式下线,正在进行道路测试,不久将实现批量生产。

追求高质量发展,尤其要放大企业作为创新主力军的带动作用。近年来,德州高新区始终以“产业为根本、创新为灵魂、科技为核心”,先后承接科技服务业区域、创新型产业集群、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等多项国家级试点;完善科技服务链条,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库高企”梯次培育体系,推动科技企业量质齐升。
数据显示,目前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3家;建成理想空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打造市级以上创新平台230余家,其中省级以上平台91家,10年增长65%;先后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家、单项冠军企业2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10家、专精特新企业44家、瞪羚企业14家;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1%,较2015年增长36个百分点。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李榕 通讯员|高鹤 张明珠
编辑|孙芷琪
审核|钟伟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