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档案赋能思政工作新模式 德州市档案馆在全省档案宣传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10月31日,全省档案宣传工作会议召开。德州市档案馆围绕档案赋能思政工作作典型发言,相关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2025年,市档案馆把发挥档案育人功能作为着力点,积极探索“档案+思政”融合路径,联合教育部门印发《关于推进档案赋能思政教育的工作方案》,明确以红色档案资源为依托,构建“立体化”思政教育档案阵地、开发特色教学资源、实施宣讲培育计划、打造红色教育品牌等重点任务。突出市县联动,选取6个基础较好的县级档案馆同步开展试点,确保步调一致、资源共享。深化馆校合作机制,与高等学校和中小学签订战略协议,共建“档案馆中的思政课堂”。9月2日,推出“红色思政·档案”开学第一课,全市10万余名中小学生同上开学第一课,新华社等主流媒体转载报道,阅读量突破44万人次,形成广泛社会影响。组织中小学生走进档案馆,开展“行走的思政课”,通过观摩珍贵实物、聆听红色故事、参观主题展览等方式,了解德州发展脉络,感悟先辈奋斗精神,近距离感受家乡的历史厚度与红色温度。

构建立体化宣传网络。成功申报国家重点专题保护开发项目“冀鲁边区红色档案开发”。开展“寻访抗战老兵”特别活动,探索出一条抢救性采集、宣传与保管的新路径。在《德州日报》开办“兰台记忆”专栏,成为德州红色文化和地域文化宣传新阵地。编印《胜利烽火 档案印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集萃》。扎实开展“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推出“打卡档案馆”微视频,用镜头直观展示档案查询利用、数字化管理情景,公众零距离了解档案馆职能;制作“兰台珍藏”系列微视频,“绿皮车的‘移动茶馆’”“胶卷时代见证幸福的地方”等视频阅读量超5万人次,档案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崔珠坤 王畇杰 编辑|崔广旭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