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候鸟迁徙央视《新闻直播间》关注山东:黄河口湿地候鸟的幸福家园

2025候鸟迁徙 央视《新闻直播间》关注山东:黄河口湿地 候鸟的幸福家园

2024年7月,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山东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成功申遗已过一年多,候鸟家园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今天上午11点,由总台山东总站和山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资讯中心共同制作的《2025候鸟迁徙——黄河口湿地 候鸟的幸福家园》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

生态之美绘新卷 群鸟蹁跹入画来

黄河口候鸟栖息地既是候鸟迁徙路上的关键驿站,也有着鸟类国际机场的美誉。每年,数百万只候鸟在此歇脚、繁衍、越冬。近年来,愈发优良的生态环境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鸟类前来栖息繁衍。眼下,候鸟迁徙大幕已经悄然拉开,群鸟竞舞的景象成为山东东营一道灵动亮丽的风景线,众多观鸟爱好者纷至沓来,他们追赏鸟浪,辨识鸟种,用镜头记录着湿地的胜景,也用行动谱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篇。

小鸟的朋友集结“鸟类国际机场”迎迁徙季


眼下,东方白鹳和它的同伴们已经陆续抵达了东营的黄河口湿地,今年他们在这里生活得怎么样,又将上演什么样的新鲜故事呢?现在我们来连线正在现场的总台记者,带大家去看一下现场的情况。

科技护航候鸟迁徙黄河三角洲持续监测

生态保护好了,持续保护监测也可以说是非常重要了。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用一套日趋完善的智慧保护体系,为往来候鸟打造安全的歇脚地。随着秋冬迁徙高峰的到来,这些科技设备持续发挥作用,让黄河口的生态画卷愈发鲜活。记者深入保护区,跟随鸟类调查与生态监测小队体验了人机结合的守护力量。

飞羽小课堂:候鸟的“生活日记”


环境治理好了,候鸟们来到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究竟过得怎么样呢?它们吃得满不满意?住得舒不舒适?接下来我们跟随记者镜头去翻开这些可爱候鸟的生活日记,一探究竟。

除治互花米草 从窒息滩涂到候鸟归家

如今,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了一处候鸟理想的栖息地。但曾经,这里因互花米草入侵,而导致湿地生态链濒临断裂,变成了一处不适合候鸟栖息的场所。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接下来我们就通过这场生态大战中几名“当事人”的讲述,来听听发生在这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