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夏津,既是商业投资也是产业所需更是文化认同” | 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链“AI赋能产业链协同”推进对接活动举办

加速人工智能技术与纺织服装产业深度融合,助力本土纺织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11月3日—4日,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链“AI赋能产业链协同”推进对接活动在夏津县举行。

对接活动汇集了行业协会、产业集群、龙头企业、金融机构、高校院所等单位约150人参加活动。组织开展了AI设计赛决赛、产业大脑启动、专题研讨交流及实地调研考察等七大系列活动,集中展现纺织服装产业AI赋能成果,搭建纺织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构建“产业+金融”协同发展生态,促进纺织服装产业数智化转型,为全省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对接活动地缘何选择夏津?

在国内纺织行业,“夏津纱线”的名号向来叫得响。纺织服装产业已成为夏津县最大支柱产业,这里共有集群及配套企业246家,纺纱规模300万纱锭,占德州的1/2、山东的1/10,夏津因此被评为“中国纺织名城”“中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近几年,经产业结构升级,“夏津纱线”成了国内纺织市场上高品质纱线的代名词,品牌价值达46亿元。这个新型产业集群被认定为“山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将改变现代经济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夏津参加对接活动的山东桑莎制衣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秀玲表示,夏津县以全国领先的莱赛尔绿色纤维为核心,用5000多种功能性纱线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生态,优势突出,特色明显。而夏津还拥有全省目前唯一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良好的创新生态等优良的营商环境,使其与纺织服装产业结合的应用前景广阔。“对企业而言,谁能抓住新一轮颠覆性技术并实现产业化,谁就能赢得未来竞争的主动权。”

这份远见已然已在转化为实际行动。

早在今年5月,“桑莎杯”AI服装设计邀请赛在第十八届夏津黄河故道椹果生态文化节开幕式上启动。经过五个多月的作品征集、初评筛选,25组作品从179组、约800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并于11月3日晚,举办了“活力桑莎 生态夏津 ”2025“桑莎杯”首届AI服装设计邀请赛总决赛暨颁奖典礼,颁发优秀奖16个、铜奖3个、银奖2个、金奖1个。

而位于夏津现代纺织产业园展馆内的“纱纤亿”线上交易平台同样人气很旺。数字大屏幕上,时时跳动的数字显示着平台最新交易动态。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关系长远的战略部署,也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的首要任务。”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院长张庆辉表示,夏津县通过与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的战略合作,以“数字化、时尚化、绿色化”为共建内容,集聚优势资源,构建产业高端化、组织集约化、生态开放化的产业发展共同体,完全符合新发展阶段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体现了纺织产业集群新的发展趋势。

夏津现代纺织产业园作为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首个在县域合作建设的纺织互联网平台数字园区,按照“行业协会+国企平台+纺织企业”的创新共建模式,依托纱纤亿“纺织产业互联网平台”全面建设“山东新型纺织(纱纤)产业大脑”,纳入山东工信厅建设试点,打造全国纺织数字交易集聚地。构建起“向智提质、向绿增色、向尚升级”的良好集群生态,并按照“四个一”总体构架,建设一个算力调度平台、一个数据汇聚平台、一个算法开发平台、一个服务开放平台。完善集招、集采、集销、集贷“四集”应用场景,促进产业链深度整合,实现资源高效配置与产业协同效应,推动纺织产业新生态体系建设。

纱纤亿“纺织产业互联网平台”上线不到一年,已实现交易额3.3亿元,服务企业100余家,为企业降本200元/吨,库存周期缩短10天左右。在稳固原料供应链上,平台高效整合行业资源,实现精准配置与供需无缝对接,保障原料稳定供应与品质。通过“订单驱动+产业运营赋能”模式,成功提升议价能力,为企业提供更优惠的采购价格,增强产业链上游竞争力的同时,为下游企业提供可靠的成本保障;在浙江、新疆、山东等地的深度合作过程中,逐步建立起集智慧供应链、商务平台、信息科技、咨询投研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纺织服装产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国内上下游深度协同与紧密合作;拓展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际市场,实现产业链闭环,提升国际市场响应速度。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11月3日晚举办的2025 桑莎杯首届AI服装设计邀请赛暨颁奖典礼上,走秀环节,模特身着由夏津古桑树纤维与鸿泰鼎莱赛尔混纺的礼服登场。设计师通过AI算法模拟出桑蚕丝特有的"珍珠光泽"。当模特转身时,裙摆上由激光雕刻的桑叶纹路在灯光下泛起涟漪,仿佛黄河故道的桑林在风中摇曳。

AI赋能纺织服装产业,作为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更融入了现代设计的时尚元素。这些产品以独特的符号形式,触动着消费者的心灵,激发着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共鸣。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时尚中心主任鞠孝新表示,“文化创意与商业的结合,形成象征生活方式的产品和服务,使得消费成为一种文化体验。沉浸式商业正通过‘文化+IP’构建独特的价值认同,重塑消费体验。当文化IP与场景化设计相遇,静态展示转为动态参与,增强消费者的参与感与情感共鸣,商业空间便拥有了独特灵魂与持久竞争力。”

作为山东省内唯一一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夏津县依托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的生态与文化价值,通过“桑产业+文旅”双轮驱动,形成以“桑文化+”为核心的文旅IP,构建了以桑树为核心的“全要素利用”体系,开发桑叶、桑果、桑枝、桑黄等资源,形成涵盖食品、医药、康养、文旅、影视的多元化产业链,探索出一条农业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桑产业综合开发年产值已突破10亿元,2024年接待游客343.4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21.8亿元。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邓美平 编辑|王子梁辰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

(作者:邓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