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纷纷表示,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岳红星表示,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聚焦污染防治攻坚,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全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质增效。在培育绿色新动能方面,将对高新技术、绿色产业项目开辟环评审批“绿色通道”,推行“环保管家”服务,助力企业纾困增效。通过构建智慧环保大脑,整合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实现预警研判“一张网”。严格落实“三线一单”制度,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绿色低碳转型。以“钉钉子精神”锚定目标,着力把全会的“施工图”努力转化为绿水青山的“实景画”。
走进天衢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浪潮扑面而来,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顺利完成“十四五”节能目标,新能源装机总量达到57.3万千瓦,较2022年增长142.8%。天衢新区发改统计部部长刘胜国表示:“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聚焦深化清洁能源布局,提速光伏、储能等新能源项目落地,拓宽清洁能源在生产生活各领域的应用场景,稳步推进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转型。以‘5+1’主导产业为核心抓手,重点培育壮大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绿色低碳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向绿色化、新型化、优质化方向迭代跃升。同时,强化监测赋能与协同联动,开展落实碳排放预算管理,建立‘减污降碳节能’一体化联动机制,推动各环节降碳措施同向发力,全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标杆园区。”
平原经济开发区加快推进绿色转型,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0.64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9.77%,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平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投资促进部部长田维浩介绍:“当前,开发区正以统筹优化能源结构、升级供应网络、创新体制机制为核心路径,推动能源体系从传统能源为主逐步向清洁能源转型,加速产业体系的绿色重构,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
在山东红日东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园区,厂房顶上一排排光伏板正将阳光转化为清洁电能,为生产线注入绿色动力。公司负责人杨长岗介绍:“通过设备更新改造,生产效率提升5倍左右,能耗降低60%以上。我们的能耗管理系统让单品能耗下降10%,厂房光伏发电提供了60%的用电量。我们将继续以‘双碳’目标为牵引,加快建设适应新型能源体系的项目。”
庆云县绿色工业发展稳步推进。庆云县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局长张志博表示,全县始终秉持“以绿兴产、以产促绿”的发展导向,将立足本地产业基础,以绿色工厂建设为基础,以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建设为支撑,推动工业领域从单点绿色向全链低碳全面升级。
走进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对即将下线的纯电装载机作最后调试。这条崭新的电动装备生产线,是企业绿色转型的最佳见证。公司总经理李士振表示:“全会强调增强绿色发展动能,这正是我们工程机械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路径。”公司已将绿色理念贯穿生产全生命周期,建立全流程环保标准,重点研发的LE60-X5纯电装载机实现零排放作业,较燃油机型使用成本降低70%以上。“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纯电工程机械研发生产投入,以传统产业绿色升级助力高质量发展。”李士振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董天力 编辑|高玉梁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