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手记之夏津:新项目重塑“银夏津”

观摩手记之夏津——

新项目重塑“银夏津”

德报全媒体记者|王贺 刘振兴

夏津县,是观摩第二站。“银夏津”,是曾经夏津棉纺赢得的美誉。时至今日,夏津的棉花种植面积仍达17.62万亩,单产皮棉113.6公斤/亩。但伴随国内纺织产业的结构、布局变化,棉纺在我国的纺织产业中早已不是一枝独秀,曾经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熠熠生辉的“银夏津”,也难免随着历史发展不断“褪色”。如何跳出传统纺织的桎梏,重塑“银夏津”的新辉煌,也是一代又一代夏津党员干部不变的愿望。

有新项目,才有新动力、新结构、新发展。招商引资是夏津县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次大家在夏津看到两个新落户企业,也许未来能够成为支撑夏津纺织的重要骨干。一个是津丝新材料科技公司的多频谱合金长丝纺织新材料项目——用天然或合成纤维纱线与合金长丝混纺,产品防火阻燃,在军工、民生领域都有广泛应用空间。另一个是观摩中穿行的中韩合资的仁丰纺织,该项目立足当地棉纺织基础,填补夏津色纺工艺空白,发展高端棉纺织产品,可提升当地棉纺产业层次。




冷静地看,单靠两个新项目能不能振兴一个地区的经济,很难。但透过两个项目,我们可以乐观展望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未来。必须看到,进入新世纪以来,夏津县的发展曾遭遇过很多问题的困扰,但对比数据我们能够感觉到这里的发展速度始终在不断提升。从前两年的棚户区改造到近两年的招商引资,我们看到了夏津发展中涌现的新亮点,也感受到当地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以传统产业改造为例,近两年夏津改造提升棉纺织、面粉、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条,使现有动能从低端迈向高端,已充实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库项目89个,总投资251亿元。同时,当地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积极开展流程再造,也开始诞生许多新经验。






“人”是决定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今天,我们横向对比,夏津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在全市很难称得上特别突出,但相信夏津只要保持旺盛的发展热情,必然能够迅速脱颖而出。未来的夏津是否能够重塑“银夏津”的美名,也许还未可知。但我们能够确信的是,只要夏津干部群众的这口谋发展的“心气”不散,即便没有“银夏津”,也一定能造就一个“金夏津”。

点击查看夏津观摩项目回顾

德州24小时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