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由于今年疫情防控措施的完善,许多市民也养成了戴口罩的良好习惯,使得慢阻肺的发病率相对往年有所下降。但医生提醒,慢阻肺复发率较高,高危人群还需警惕。近日,70岁的市民周女士因咳嗦加重、胸闷喘憋且伴有头痛、纳差、不思饮食,全身乏力等症状,前往德州联合医院就诊,呼吸科门诊以“肺胀”收住院。经了解,周女士于10年前开始,每次受凉后便会出现咳嗽、咳痰的症状,时有夜间憋醒及端坐呼吸。她也多次因“咳嗦咳痰,活动后憋气”在联合医院住院治疗。此次病症加重,她被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急性加重Ⅱ型呼吸哀竭”,医生给予以积极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祛痰及对症治疗。目前,咳喘症状减轻,出院后在家中自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呼吸内科主任崔荣珍介绍:慢阻肺是一种气道逐渐阻塞的肺部疾病,慢阻肺病死率高,伴有气促、咳痰、喘息并反复加重,不仅损伤气道、肺泡和肺血管,同时还损伤肺外组织,是一个多基因的全身性疾病,犹如身体里的“慢刀子”。秋季空气寒冷、干燥是该疾病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慢阻肺是可防可治的病,应对慢阻肺,应以预防为主,主动戒烟,避免生物燃料及避免长期空气污染,并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而对中重度的慢阻肺,应更加重视非发作期的维持治疗。”崔荣珍主任建议,大于40岁者、吸烟人群、职业气体污染人群、长期重度空气污染地区的人群应定期进行检查肺功能,检测排查慢阻肺。
对于已确诊人群,首先要采取戒烟、远离粉尘、戴口罩等措施,防止肺部进一步损伤。其次,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长期用药治疗以防止复发,非急性期呼吸衰竭患者可进行长期家庭氧疗、重度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家庭呼吸机。此外,适当运动,补充营养、避免感冒等,这些措施都可以减轻当前症状,降低未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