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大局 找准方位 明确方向 ——德州市委十五届九次全体会议精神解读①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省委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部署要求,跨越赶超、大有作为的关键时期。

市委十五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德州市委关于制定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客观总结成绩,科学分析形势,描绘了新时代现代化新德州的宏伟蓝图,目标思路清晰,任务部署明确,政策措施精准,为编制我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供了重要指导。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站在奋力开启新时代现代化新德州建设新征程的起点,以历史、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来看,过去五年,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建议》明确提出:五年来,德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认识德州的发展实际:一方面,战略机遇叠加、政策资源富集、诸多利好释放;另一方面,仍处于全面追赶、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紧要关口,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充分激发后发优势、比较优势、潜在优势,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主动和未来。

认清后发位置
在现代化强省建设中争先进位

新发展阶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也是建设“富强、活力、幸福、美丽”新时代现代化新德州全面起势、加快推进、卓有成效的关键阶段,必须胸怀大局,才能找准方位、明确方向。

为什么说德州“仍处于全面追赶、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紧要关口”?省委全会提出“七个走在前列”发展目标,聚焦“强什么”,提出9个“强省突破”;聚焦“怎么强”,提出12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把握新发展阶段,我们就必须把德州发展放在现代化强省建设中来谋划,聚焦“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来具体推进。

近年来,德州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发展动能持续优化,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呈现出一些趋势性、关键性变化。从全面实施新型工业化三年行动,到“四新”经济加快发展,我们看到,德州经济的能源资源消耗型路径依赖正在改变,优质资源集聚态势加速形成,一批重大战略红利持续释放,叠加覆盖的战略优势开始显现。但站在全省看德州,我市仍处于后发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站在新起点,全市上下深刻认识到,跟上全省“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步伐,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坚持高质量发展、加速度赶超,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全力推动发展提速、总量突破、质效双优。因此,在《建议》中,我们提出“到二〇二五年,经济总量进入全省第二方阵;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建成新时代现代化新德州。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各县市区必须自我加压,对标先进,树立“强”的思维、制定“赶”的措施、干出“超”的业绩。

把握国家大势
围绕用好重大战略机遇做文章

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应对新机遇新挑战,谋求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在省内争先进位,更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

正如《建议》中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等国家、省重大发展战略叠加;我市交通区位优势突出,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通达南北、承接东西的良好条件;产业体系比较完善,农业资源丰富,开放步伐加快,改革红利加速释放,经济结构、体制机制、发展环境正在发生系统性、整体性重塑”,这些都是我市在新发展阶段实现更大作为,所具备的良好基础和条件。

用好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关键要搞清楚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应当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如此,才能打好融入新发展格局的主动仗,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

德州,处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的黄金交汇点,利用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越、战略机遇叠加、产业体系完备、市场腹地广阔等优势,全面提升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嵌入度、贡献度。

对内,向北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标准建设“一区四基地”,打造全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向南借力京沪“黄金通道”,深度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向东对接胶东经济圈,打通出海大通道;向西对接沿黄城市,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协同行动、率先突破。

对外,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巩固欧盟市场,拓展东盟合作,对接中日韩自贸区,打造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

聚焦产业升级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谋划发展

机遇更具有战略性、可塑性,挑战更具有复杂性、全局性,挑战前所未有,应对好了,机遇也就前所未有。因此抢抓机遇、应对挑战,我们必须敢于“顶风开船”,善于“换道超车”,在起势前落子布局、定局前成势。

德州实力弱,关键是产业弱;经济不强,核心是工业不强。但弱点就是突破口,就是努力方向,我们的“后发优势、比较优势、潜在优势”都在其中。市委在《建议》中提出,要集中培育高端装备、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十大产业。十大产业重要集中在工业领域。

做强工业,关键要抓牢供给、需求两端。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

与我市而言,从供给角度看,我们要着眼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深入实施“产业聚链、龙头兴链、项目固链、创新引链、金融活链、数字强链”行动,抓实抓细“链长制”;从需求角度看,要对照国家产业政策,有针对性抓好项目储备,坚定不移开展招商引资,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同时积极促销费旺市场。

总之,我们必须围绕建设新时代“活力德州、智造名城”,全面梳理十大产业,在国内国际垂直分工中解剖分析、找准位置,分行业做好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打造一批空间上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梯次培育百亿级、五百亿级、千亿级产业几圈。要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大力实施技改项目带动战略,滚动实施“千项技改”“千企转型”;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以新兴产业“增量崛起”主导动能转换。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王贺
编辑|李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