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崔玉杰:母女小酌享清欢


母女小酌享清欢

□崔玉杰

已故散文大师林清玄先生在名篇《清欢》中写道:”当一个人可以品味山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一个人在路边的石头里看出比钻石更引人的滋味,或者一个人听林间鸟鸣的声音感受到比提笼遛鸟更感动,或者甚至于体会了静静品一壶乌龙茶比起在喧闹的晚宴中更能清洗心灵……这些都是清欢。”

真若如此,端午节小假,与八十有五的耄耋家母晚间老屋小酌之乐,也算是清欢了吧。

端午小假正逢芒种麦收,多亏两位能干的姐姐,撇下自家农活早我一天回家,不仅收了麦子,还卖了不错的价钱,并且把玉米也种上了,地也浇透了。这样一来不甘人后、要强了一辈子的母亲,脸上菊花绽开,心满意足了。下午我把两个归心似箭的姐姐打发上了车,顺便买了几样下酒菜,晚上与母亲小酌上两蛊。

小米枸杞酒,度数低,口感柔,平时母亲总喜欢抿上两口。与母亲对酌,享受近天命之年的女儿陪耄耋老娘的饮酒乐趣,更为尽享乡间夜晚的清静。

母亲神态安详的呷了一口小酒,又夹了一口烂乎的肘子肉,细细咀嚼,慈目中映着亮光。我明白母亲即将开启的话题——忆苦思甜。果不其然,母亲打开了话匣子。从她童年的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到少年时期的携镰挎筐,剜野菜、拣干棒(树上落下的枯枝)到青年时期的修水湖挖沟渠,再到壮年时期三闯关东,拉扯我们姐弟四人读书上学,之后又转回山东老家为四位老人养老送终。

这八十多年的宗宗件件的大事小情,母亲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作纬,时间具体,事例详实,娓娓道来。我惊叹于八十多岁的母亲记忆清晰,思维敏捷,口齿伶俐;我更震撼于母亲说到她幼年丧母,六七岁时因数九寒冬早起做饭,手脚冻得失去知觉而摔倒;讲到寒冬腊月因挖河修坝冻得手脚生疮,热乎过来后手脚刺痒得无处搁放;聊起初到关东时以野菜充饥,一年不见油星;说到回到山东老家侍候四位老人、儿女婚嫁的一路历程。母亲语调平和,语速不急不徐,内心纵然千沟万壑,讲出来的却只是如数家珍。

无怪乎有首歌叫《母亲是一种岁月》。母亲虽然没有上过一天学,只是搬着纺车念了几天夜校,然聪慧如她,至今有些字还能认得,其实母亲是一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只要肯静心默念,总会嚼出生活中的各种滋味。

有的人认为清欢难觅。眼要清欢,却无视青山绿水;耳要清欢,却不闻宁静和谐;舌要清欢,却不品蓼茸蒿笋;身要清欢,却沉醉于灯红酒绿;意要清欢,却甘愿尘土蒙心。

我认为,如果真要享受清欢,那就守好心中的良田,荡涤自己的心灵,或守在自己小小的天地,或抽出时间陪伴老人日暮晨昏,小酌一二,静听老人细说流年。因为真正的清欢,是对生活的知足常乐,是对心灵的细细品味……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 | 李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