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 年 往 事
□杨宗张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每当听到罗大佑《童年》那熟悉的旋律,我的记忆便回到自己的童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都有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
我是跟着外婆长大的,童年在农村度过。上世纪70年代,鲁西北农村比较落后,低矮的土坯房,狭长的小巷,昏暗的煤油灯……无不留下时代的印记。但让你留恋更多的,是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流水、浓浓的乡情。村前小河静静流淌,游鱼、小虾自由自在,往来翕忽,清晰可见,河蚌、田螺也欢快地吞吐生命的芬芳,绿油油的水草随潺潺流水轻摇曼舞……
酷暑渐渐消退,天气不再那么炎热,也正是劳动的好时节。每天下午放学后,四五个小伙伴一起背起竹筐,拿起镰刀,来到村头大柳树下集合,一路欢声笑语,蹦蹦跳跳着去打草。那时家家户户都养着几只羊,平日里,大人们都忙于农田和家务,打草喂羊的任务自然落在孩子们身上。
说笑着,追逐着,不一会儿就来到小河南侧的玉米地。田埂上、脚底下,到处都是鲜嫩丰茂的青草:燕子翼、狗尾草、车前草……嗅着野草野花的芳香,望着茁壮成长、丰收在望的庄稼地,人,直接醉了。一切都是纯自然、纯绿色。时间不长,筐里的草就打满了。在地头上歇歇脚,看看周围不长果实的、矮小的玉米秆,折下来,劈下叶子,这就是我们爱吃的“甘蔗”。大家都能满载而归,又能看到父母满脸灿烂的笑容了,又能听到温顺、可爱的小山羊“咩咩”的叫声了,一切都那么温馨。
大家正商量着凯旋,不知谁提议了一句“棒子熟了,掰上几个回家煮煮吃吧”。哎呀,这哪行啊?咱可从小是听话的好孩子,怎能干这偷鸡摸狗的事呢!自己打心眼里发怵,万一让队长逮着,那可咋办?我坚决不从。几个小伙伴有胆大的,三下五除二就捋了几个棒棰,塞到筐里。我只有看的份儿,就是不肯掰。一个小伙伴看不下去,就顺手捋了一个放到我筐里,我只好“就范”,勉强收下。于是大家唱着歌,背着草,满心喜悦地带着 “战利品”回家了。
后来,我们的行为还是被队长发现了,小伙伴们免不了挨批甚至被家长打了巴掌。因为我是被动“犯罪”,“认罪”态度较好,家人没有太多指责。可是无论被动还是主动,我的行为都是不对的。我要“立功赎罪”,弥补过失!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倍加努力学习,倍加热爱劳动,倍加热爱家人和乡亲们……
(原载于2021年8月17日《德州日报》B3柳湖·读书 编辑:孙玉海)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朱代军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