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邓训晶:传承睦邻好家风

“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这是两千多年前孟子说的,是我们睦邻里的传统美德。邻居,一墙之隔的朋友,没有血缘关系,有些却胜过亲人。妈妈常说,人一辈子能相处几个好邻居,是生活中的福气。

我们家有睦邻里的好家风,父母一直为人谦和、宽容,从来不和邻居起矛盾。我们住在一个大杂院里,有十多家人,各行各业的都有,但无论是谁,妈妈都能与他们和睦相处,从来没有红脸失色的时候。

上世纪60年代,大家的生活都比较艰苦,我家对面邻居是许婆婆。她年轻守寡,与独子相依为命。许婆婆很瘦小,身体不好,妈妈就特别关照她。有一年冬天,许婆婆受了凉咳嗽不止。妈妈给她买了中药,熬好端给她喝。可不见好转,父亲听说有一种草药好,要到大山里去找,他就托外地的朋友给邮寄过来,让妈妈洗干净熬好给许婆婆喝。在我父母的关心下,许婆婆慢慢好了。平时有什么好吃的,妈妈也不忘给她送去尝尝。许婆婆非常感激我父母,妈妈忙不过来时,她就帮着带妹妹。

妈妈虽没什么文化,但她知道“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的道理。是啊,邻里关系处理得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远水不解近渴”,一旦家中有事,特别是有紧急事情的时候,邻居往往比亲属的作用还要大。

父母睦邻里,谁家有事有求必应,尽自己所能。妈妈在我们小镇是有名的巧手,做的布鞋非常漂亮耐穿。鞋样也很多,经常有大妈大嫂来找妈妈要鞋样,妈妈总是耐心地给她们找最合适的。没有合适的,就跟她们新剪一个,让她们满意而归。

妈妈还是邻里纠纷“调解员”。邻居们发生纠纷了,都爱来与妈妈倾诉。妈妈总是各方抚慰:“帮人一把,情长一寸;容人一回,德宽一尺”;还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邻居之间互相礼让,可以避免很多麻烦。”邻居们抬头不见低头见,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传递着相互的尊重。

从小耳濡目染,知道父母睦邻里,我们也不知不觉地传承了这个家风。我成家后住在老公单位,邻居之间关系非常好。那时女儿小,我在乡下教书,早出晚归。老公把女儿从幼儿园接回家要忙着做晚饭,邻居们就帮我照看女儿。我也尽自己所长,帮他们的孩子辅导功课,我们相处得其乐融融。后来我搬家了,她们舍不得我,我就经常回去找她们聊天。

搬家后只有一个邻居,我们两家相处得更是融洽。下雨了,谁在家,一定会把晒在外面的衣服都收了;谁不在家又来客了,一定会像对自己的客人一样接待;谁家有人生病了,我们会帮着照顾。最有意思的是,有时吃晚饭,两家都有空的话,就会把自家的饭菜端到院子里的瓜架下一起吃,那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候。柔和的夕阳,五彩斑斓的火烧云,小院花草树木散发的特有香味,归林的鸟叫,让我们陶醉其中。于是男人喝酒,女人家长里短,孩子嬉闹,我们会一直吃到月上柳梢,才余味未尽各自回家。真是邻里和睦,生活幸福。

多年邻居变成亲,悠悠岁月里,同在屋檐下,有快乐,有依恋。我传承着睦邻里的家风,呵护着与邻里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赵治红
审核|钟伟 终审|胥爱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