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新闻竞赛|德城区天衢街道王家院村探索养老服务新路径:老人入“托” 集体买单



12月2日上午9点半,在德城区天衢街道王家院村,77岁的村民任付兰如往常一样来到家门口的老年人颐养服务中心:“儿子、儿媳上班,白天家里就我一个人。自打入了‘托管’,不仅有专人照顾,还和几个朋友一起跳舞、打牌,日子越过越舒心。”

任付兰口中的“托管 ”,是王家院村村委会探索推出的养老服务新路径,以老年人颐养服务中心为依托,为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费日间照料及午餐服务。

步入老年人颐养服务中心,餐厅、娱乐室、康复训练室等设施完善,老人们可以享受到就餐、娱乐、健康指导等服务,有42张床位用于午休。在这里,老人们三五成群,有的在打牌,有的做健身操,还有的在唠家常。70岁的王连霞老人拿着智能手机,不时请教工作人员:“我现在会发朋友圈了,等把微信支付学会了,以后出门买东西就不带钱了。”

11点40分,午餐时间到了,土豆炖鸡、西葫炒鸡蛋、蘑菇炒肉和蛋花汤摆上了桌,老人们陆续来到餐厅。为保障老人饮食健康,餐厅的食材从源头上严格把关,厨师会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口味差异,精心搭配均衡膳食。“一周的菜几乎不重样,还注重荤素搭配,不仅吃得好,还吃得健康。” 任付兰高兴地说。

“我们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实行老人入‘托管’、村集体买单,村里的老人既有专人照料,还能居家享受天伦之乐……”王家院村村委会主任王龙告诉记者,王家院村现有60岁以上的老人74名,其中30余名老人已“入托”,对行动不便的老人也安排了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上门送免费午餐。服务中心与天衢街道办事处卫生院合作,为老人们建立了健康档案,每年两次免费查体,每月开展义诊或举办保健养生知识讲座。服务中心一年各项支出约6万元,均由村集体承担。村集体还根据老人的年龄,每月发放100元至1000元不等的补贴,遇到重要节日发放米面油等福利。

“在颐养服务中心现有服务的基础上,我们计划明年根据老人需求拓展更多的服务项目,同时开展一些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娱乐活动,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 王龙表示。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编辑|唐晓颖 李艺 
审核|王育恒 终审|高铁周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