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 德州今年启动九龙湾文旅融合园、东盟经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建设!

7月8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全市重点项目挂图作战”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大运河保护利用情况”专场,大运河保护利用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市发改委主任王大山介绍下一步的总体目标。

下一步,在国家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等顶层设计的统领下,严格落实山东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有关要求,以打造“有德之州,好运之河”名片为目标,统筹德州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扎实推进重大工程与项目建设,促进民生改善,支撑德州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

一是把握好大运河保护利用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文化为引领。深入挖掘大运河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加大文化遗产认知与保护展示力度,不断提升价值引导力、精神原动力、文化软实力。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注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多样性、广泛性和高质量要求,始终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让保护利用和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成果公平惠及人民。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小规模、渐进式科学更新与建设,保护传承遗产系统与提升生态、生产、生活条件并行,创造可持续的经济、文化、生态效益。

二是抓好“一廊六片”发展布局的落地实施。结合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现代文旅优质资源,落实好“一廊六片”发展布局,建设以运河河道为核心的生态绿色廊道,沿运河两岸发展一系列特色文化、休憩公园,在德州码头区域建设标志性景观构筑物,更新改造或建设与运河系列公园便利联通、功能互动的一系列“运河新街坊社区”和“运河人家村舍”,高标准规划建设教育、颐养、市民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全面展示“生态运河、文化运河、活力运河、科教运河”。

三是进一步加强河道水系治理管护。加强水污染防治,建设防护林等生态隔离保护带,确保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安全。提高湿地的保护管理和综合利用水平,推动人工湿地建设、开展退化湿地修复,推进规划区内小微湿地建设。强化生态环境修复和水系连通,建立健全运河水系河网湿地生态功能。

四是构建“城乡道路系统+旅游线路+绿色生态廊道”复合型交通网络。优化完善交通基础设施,高标准规划设计运河沿线与主城区、与德州市外的交通优化方案,完善机动车道、慢行系统等交通网络,建设开放遗产点和景点间的连接路、自行车道、风景道、游客驿站等,构建通达、便捷的交通网络。在九龙湾等条件成熟的城区滨水地带建设健身步道,提高居民运动科学性和积极性。

2022年,启动九龙湾文旅融合园、东盟经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建设,开工建设一个安置区项目。后续陆续开工文旅、生态、交通、社会事业等相关重点规划设计项目建设。

至2025年,大运河德州段文化遗产系统得到保护与初步呈现;流域治理工程得到有效实施,沿运河生态廊道基本建成;教育、颐养等公共服务设施基本达标建设;交通、游憩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改善,游赏路线基本形成;共管共建机制运行良好。

至2035年,大运河德州段文化遗产系统得到整体保护与全面呈现,为国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生态环境系统得到根本改善;社会事业保障切实加强;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杨鸣宇 编辑|苗欣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