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行 | 王立新:枣庄印象



枣 庄 印 象

□王立新

接到省里要我去枣庄开会的通知,忽然有点莫名的小激动,因为我参加工作30多年来,还是第一次因为公务去枣庄,而且我自己也从没去过枣庄。同时,对于枣庄,感觉又不是太陌生,特别是从枣庄回来以后,也就想说说对枣庄的印象。

历史枣庄

曾听有人调侃地说起枣庄,枣庄既没有枣,也不是庄。但经过查看有关资料,发现还真不是这样,枣庄确实还有枣,最早也的确是一个村庄。追根溯源,枣庄在唐宋时期逐步形成村落,因村边多枣树而得名;1928年建枣庄镇,直属峄县(今枣庄峄城区)。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峄县党政机关迁至枣庄镇;1960年,峄县改为县级枣庄市,第二年又升为地级枣庄市,是山东第四个省辖地级市,从现在全省16市官方排名和汽车号牌(鲁D)可见一斑。枣庄因枣得名,历史上肯定是盛产枣的地方,现在虽然种植规模不是很大,但枣庄脆枣很有名。枣庄脆枣又名铃枣,果实倒卵形,果面凹凸起伏,果皮着色后呈浅紫红色,果肉细脆多汁、甘甜味浓。近代以来枣庄则是因煤而立、因煤而兴,曾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是鲁南地区的重要城市。通过这次学习观摩,第一次知道枣庄(峄城区)是我国古老的石榴主产区之一,这里存有世界最大的石榴人工林古树群落,其集中连片面积之大、石榴树之古老、石榴古树之多、石榴资源之丰富,为国内外罕见,“冠世榴园”的确名不虚传。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返京途中来到枣庄冠世榴园视察,对当地石榴产业发展给予高度肯定,希望做好品牌、提升品质,延长产业链,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带动更多乡亲共同致富。

英雄枣庄

枣庄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我最早知道枣庄,还是小时候通过看电影《铁道游击队》,电影中铁道游击队也被称为“飞虎队”,大队长刘洪和王强、鲁汉、芳林嫂等一众英雄形象,以及“飞车”打鬼子的英雄壮举,给几代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后来拍的同名电视连续剧,表现更为生动丰富。发端于枣庄地区,由铁路工人、矿工、小摊贩、流浪者等组成的铁道游击队,最早叫枣庄铁道队,成立于1938年夏,抗日战争时期不断发展壮大,人员最多时达300余人,成为令当地日军闻风丧胆的地方抗日武装。实际上,电影中刘洪的原型是洪振海和刘金山两任大队长组合而成的英雄形象,政委的形象是汇集了四个政委的个性和特点,其中洪振海和三位政委先后壮烈牺牲,因此可以说枣庄人民为赢得抗战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除了铁道游击队,在枣庄发生的台儿庄大战也是彪炳史册的伟大抗战壮举。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2万余人。台儿庄大捷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胜利,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标兵枣庄

枣庄因煤而立,以工兴城,曾经是山东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经济发展水平长期位居全省中上游。德州1995年地改市之前,则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工业基础薄弱,发展水平落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全国上下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高潮,当时的德州地委、行署立足德州经济欠发达的实际,1993年初提出了“三个千方百计”“并驾齐驱”的奋斗目标,即千方百计争取经济发展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千方百计争取工农业总产值在1992年的基础上三年翻一番,千方百计争取提前一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第三番,实现与沿津浦线泰安、济宁、枣庄三市“并驾齐驱”。后来,我市制定“九五”“十五”规划时,都把跨入全省中等发展水平,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可以说,枣庄等三市是当年德州加快发展追赶的标兵。经过30年的发展,德州工业规模快速扩张,服务业发展突飞猛进,三次产业结构已经发生根本改变,从最初的“一二三”排序,陆续实现“二一三”“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跨越,2023年全市三次产业比例已调整为9.9:40.2:49.9。现在与三市相比,德州市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和人均水平已经超过泰安和枣庄,人均水平高于济宁,总量相当于济宁的69%。从地方财力看,德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高于枣庄和泰安38.3%、4.7%,相当于济宁的52.7%;人均水平分别低于枣庄、济宁4.8%和21.5%,与泰安大体相当。所以,我们在充分看到自己发展进步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德州经济发展的质效与济宁、枣庄仍有一定差距,这也应是我们今后继续努力奋斗的方向。

转型枣庄

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加上历史包袱沉重、产业转型滞后,枣庄像国内大多数资源枯竭型城市一样,前些年的发展步伐有所放慢,主要经济发展指标逐步落在了全省的后边。近年来,枣庄上下负重奋起、加压奋进,围绕市委制定的“强工兴产、转型突围”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积极培育“6+3”现代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特别是突出新能源电池产业首位度,持续巩固锂电池、光伏异质结等先发产业,积极开辟电化学储能、钙钛矿、氢能利用等新赛道,聚力打造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连续四年获得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考核优秀等次,成功开启了“百年煤城”的华美蝶变。2023年枣庄市15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7项增幅居全省前3位;今年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和贷款等3项指标增幅居全省第1位,GDP增幅居全省第2位、连续9个季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通过枣庄市领导介绍和学习观摩的三个省重大产业项目,能深切地感受到枣庄营商环境之优、招商力度之大、项目质量之高、落地投产之快。可以预见,一个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生机活力迸发的崭新枣庄一定未来可期。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