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吕雨琪:感恩生命中的嬗变


感恩生命中的嬗变

雨琪

不同身份的人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我站在学生的视角只看到了这些无用的课程,但是,当我站在学校的角度、站在老师的位置,我才理解和相信,每个普通的学生都有未知的创造力。

那是在大一的下学期。有一次选修课上,我很认真的在读一本小说,小说中的男主角也是一名大学生,他的教授是个很严格的人,总是在课堂上提问学生很难的问题,当男主角和他的教授熟识之后,便向教授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总是提问很难的问题、出很难的试卷?”教授没有回答他而是郑重的反问了他一句:“你认为大学是什么?”我和男主角一样对大学的认识并不深刻,只是把它当作人生中的一段时光、一段通往社会的必经之旅。学生问教授:“那您认为大学是什么,教授?”教授说:“人类先锋。”当我看到这几个字的时候,我和小说的主人公一样,手臂上激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后背也跟着发麻。教授继续说道:“我只向你们提出最难的问题,因为我从不低估你们,迟早有一天,你们中的某些人会走在我的前面,哪怕只有一个。”看完这段话,我的心被深深震撼了:我从来没有想过什么上大学的意义,仿佛这就是一件很正常、顺理成章的事情而已,按部就班的上课、学习、休息,然后毕业工作,理所当然到根本不需要思考它到底是什么。但当我看到上边这段对话时,我开始从心里重新审视大学。

想想自己当初对艺术创新之类“水课”的态度,想想和同学们几乎是一到教室就拿起手机打游戏,虽然看看讲台上的老师,浅浅心疼了他一下,但又会马上低下头去开启下一场游戏,那时的自己是何等的不珍惜、不负责。其实,嬗变就在一瞬间。

流水的学生,铁打的教授。和我们这样待几年就走的学生考虑的不同,对于一直站在这里的人来说,大学是另一种存在。他们相信在某个看起来平常的时间里,他们的大学里,某栋实验室里诞生了一种新型纳米机器人,让某种人类疾病从此成为历史;他们相信在某个跟平时没什么两样的中午,学校广场上的一群小孩里有一个天才,晒着太阳,喝着冷咖啡,突然灵光一现,就能让整个人类的知识边界跟着往前一大步。也正是基于这一系列的换位思考、审视自己,才有了我今天的嬗变。

我开始放下手机,静下心来听每一门课程。渐渐地我发现,虽然只上几节应用美术,并不能真的教会我画画,但是老师讲的颜色线条的特点却能应用到日常的穿衣搭配上,也让我的审美有了质的提升,还能够运用颜色扬长避短;有人说日常生活用不到函数极限,学好数学对于普通人来说根本没有用,但他们并不知道,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其实很多,数学知识也不是止于书面上、数字之间,数学思维才是让我们生活更加方便、快捷的法宝。对于我自己而言,我也相信,时间会验证我的努力。

洗礼是在心灵上,嬗变是在行动上。在洗礼中,我懂得开课的意义是什么:是哪怕只有一个人认真听了,哪怕只有一个人在课上学到了东西,由此而推动了知识的进步,那就有开课的必要;在蜕变里,我感受到每一位教授、每一位老师的专业、敬业和对学生的那份高度责任感。感谢生命里的每一次洗礼、感恩人生中的每一次嬗变!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