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丰收节特刊 | 夏津雷集镇:丰收在望人欢畅 农业大镇展新颜

作为传统农业乡镇如何立足产业特色优势,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夏津县雷集镇积极建设高标准农田确保粮食丰产丰收,建立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产业体系增收富农,创新社会治理全面提升群众满意指数。


勇于担当,全力以赴创建“吨半粮”镇


“今年又是一个好年景,麦子亩产超过1200斤,这季玉米又是丰收在望,亩产有望突破1600斤。”小石庄村种粮大户郑振杰今年夏季收了15多万公斤麦子,为全年丰产打下基础,现在他全力做好玉米后期管理,确保颗粒归仓。

雷集镇是传统的农业大镇,耕地多、基础好。全镇4.2万人、耕地10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近8万亩。面对种粮效益比较低、农民积极性下滑的实际,传统产粮大镇出路何在?

雷集镇党委一班人始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重要指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最近德州市委十五届十次全会提出‘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给我们传统产粮大镇极大鼓舞。我们一定要担负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和担当,将粮食高产创建作为全镇农业发展的‘一号工程’,以2.2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为核心,力争2年内率先建成‘吨半粮’示范镇。”雷集镇党委书记隋荣霞说。

由于耕地成方连片,雷集镇和周边乡镇一起打造了1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并承担农业农村部小麦——玉米绿色高效高产创建攻关区、示范区、辐射区建设。去年该镇还争取上级支持,实施了涉及南北两个片区、20 个行政村的2.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该镇以大农业思维整合各类涉农资源,争取上级资金6000多万元,包括土地整理项目和农田水利项目,水利压采工程和水利引黄工程,新打机井211眼,维修配套机井217眼,其中刘宪庄村建设水肥一体化全自动喷灌工程303亩。新设台架式变压器34座,田间道路硬化40多公里,修建桥梁40座,清挖沟渠4公里。

雷集镇2021年以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为对象,集中推广绿色高效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大田托管面积达8500亩。通过多环节托管整村推进方式,为小农户和新型主体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托管服务,把小农户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参加大田托管的农户在自愿的基础上,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计农户花名册,核实面积后,在村务公开栏公示。为了让农户真正享受到托管服务带来的便利,切实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安心从事二三产业,项目试点任务采取从植保打药飞机飞防、收割、还田、旋耕、施肥、播种等多环节全程托管模式,实行连片作业,整村推进,每亩节省成本达67.8元。


做强致富产业,农民既丰产又增收

在雷集镇朱庄乐农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大棚里,绿油油的西蓝花呈现出勃勃生机。

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年的有机蔬菜产量在1000多吨,带动周边群众就业200余人。基地2017年成功拿到“供港蔬菜通行证”,是目前省内有机蔬菜供货量最大的供港蔬菜基地。

“政府的职责除了帮农民丰产,还要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建立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种养加产业体系,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雷集镇镇长杨博说。

在姜庄村,远远就能看到一排排黄瓜育种专业棚,村党支部书记姜希新介绍:“我们与天津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合作,进行订单种植,仅黄瓜育种基地就有300余亩,村民每年种两季育种黄瓜,平均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是全省‘一村一品’示范村。”

雷集镇按照强村富民的工作思路,坚持党建引领,成立雷集镇尚诚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与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德州禾势兄弟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实现抱团发展。在马官屯村、刘宪庄村流转土地1200余亩,打造千亩生态园区,种植秋葵、芋头、草莓、毛豆等,建设初加工车间,打造成为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科研创新、研学旅为一体的创新产业园。

“在我们项目准备进场前,雷集镇政府提前修好了生产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协调马官屯村流转土地等,为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德州禾势兄弟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栗振业说。


当下正是秋葵采收期。禾势兄弟食品公司的园区,每天产量3000公斤,采收期可持续到10月上旬。马官屯村及周边200余名村民在这里找到了就业门路,采摘、分拣、削根,这些初加工环节,每名工人每天最多可以采摘二百公斤秋葵,一天收入近200元。同时,农户流转的土地,租金按照每亩每年900元的价格,马官屯村党支部仅组织土地流转、产品初加工就实现村集体增收5万余元,实现了民富村强,有力助推乡村振兴。

该镇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成功引进新项目,实现畜牧规模化养殖,其中,夏津新希望六和二期育肥实验场年育肥生猪5万多头。夏津县林枫养殖年出栏500万羽育青年鸡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省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育青年鸡养殖项目。

党建引领创新治理,提升群众满意度

近日,冯堂村村民于明俊,来到康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将一面写着“人民公仆 情系百姓”的锦旗,送到工作人员手中,感谢镇党委政府,为他解开心中的“死疙瘩”。这是一起历时10余年之久的信访积案,该镇运用多元调解机制,经过7部门联合参与,20余次调解,使他的合理诉求得到解决。至此,该镇信访积案全部清零。

多元调解机制,是雷集镇坚持党建引领,以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为切入点建立的协调联动机制。能够调动县乡村三级资源,整合信访、司法、公安、法庭、网格、宣传等多部门力量,为创新基层治理提供了有益探索。


“我们打造了一支金牌调解团队,在稳妥化解信访积案,准确研判重点案件,快速处置突发案件中,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雷集镇党委副书记周德收介绍,金牌调解团队是以“毕超工作室”为载体,镇政府统揽全局,司法所协调各方,调解团队服务一线。按照职责分工,调解团队分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分别对应人民调解委员会、八个片区和巡回法庭,全方位、多角度调解矛盾纠纷。

“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就能处理,要是涉法涉诉的案件咱这里也有基层巡回法庭,突发事件的话,政府也能快速处置。”康寺村党支部书记张寿轲说。调解团队不仅有法律顾问,还吸纳了“五老人员”,这些人在村里有威望,农村工作经验丰富,处理纠纷是一把好手。

为进一步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构建和谐文明乡村,2021年3月,雷集镇联合中国建设银行夏津分行在全省创新推出第一个试点工程道德银行,采用积分制方式,对村庄常住居民的日常行为进行评比、对身边好人好事进行评树,为评树出来的道德模范发放低息信用贷款,促进产业振兴。

道德模范择优纳入志愿服务体系,积极参与村庄事务,在邻里调解、帮弱扶困、清洁行动、移风易俗、宣传教育等领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一帮一全覆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搭建社会诚信体系。道德银行的实施,全面提升了雷集镇乡风文明、产业振兴、诚信体系建设。

走进申张大村,错落有致的乡村屋舍旁边种满了树木,生动喜庆的手工绘画将淡黄色的墙面装点得十分活泼,农田翠绿葱茏,村内道路全部实现水泥硬化,废旧宅基地变成了文化广场、小花园,勾勒出一幅生活便利、环境整洁的小康村庄图景。

申张大村文书申宝成介绍说,申张大村在镇党委政府支持下投资30多万元,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干部带头,以“三清理一保护”“三必两不一不变”为原则,即“私搭乱建、废弃危旧构造物、养殖圈舍必须拆,经鉴定具有乡村旅游开发价值和文物保护价值的特色民居、古宅不拆,确保群众宅基使用权益不变”,通过闲散宅基清理行动,清理平整废旧宅基40余处,腾空土地30余亩,在整合土地的基础之上种植经济作物、发展边角经济,同时开展“五小园”建设,建设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小公园、小游园,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样板村。

雷集镇党委坚持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积极探索,始终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今年6月,该镇荣获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单位。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王永红  记者|王露  
编辑|王露

审核|王育恒 终审|高铁周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