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手造 | 德州市级非遗武城煊饼制作工艺传承人王书义:瓦砾上烙制香酥美味


在武城县老城镇车站街上,有一家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店名为老王煊饼,每到吃饭时,都会有来自周边县市甚至外省的食客慕名上门。

走进煊饼店,迎面就能看到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城名吃煊饼”。大厅里,食客们或翘首以待,或大快朵颐。店主王书义用这延续400余年的味道,征服着当代人的味蕾。

潜心研习400余年美食技艺

煊饼是一种带馅的面食。“大如盘、厚如指”“色泽黄亮、外酥里嫩”……提到煊饼的特点,每位忠实的粉丝都能说出几句,同样被大家津津乐道的,还有这道美食背后的历史。

老城镇位于京杭大运河东畔,是连接武城、夏津、清河、故城两省四县的交通枢纽。相传,闯王李自成进北京之时,途经此处闻香下马,品尝后大加赞赏,见制饼的师傅将饼在鏊子上不停地旋转,因此赐名“旋饼”,又名煊饼、悬饼。到了清代中后期,大批煊饼师傅开始外出赶庙会、串集市,武城煊饼的名声也越传越远。经过400余年的发展,加之大运河文化润泽,制作工艺日臻完善,逐渐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手工制作流程。2006年被认定为“山东名小吃”,2007年被列入德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61岁的王书义便是煊饼制作工艺的传承人。

王书义制作煊饼的手艺源自家传。1987年,他与妻子李在秀结婚后,岳父见他人品端正、踏实肯干,决定将煊饼制作手艺传授给他。煊饼制作都是口传心授,老人在传授手艺的同时,也传递了吃苦耐劳、勤劳致富的经营之道,这些都被王书义牢牢记在心里。

学成之后,王书义便和妻子一起做起了煊饼生意。“那时候没钱,我们就在街角搭一个小棚子遮风挡雨,白天做生意晚上睡在里面。他负责做饼,我帮他和面、拌菜馅。”李在秀回忆,一干就是30多年,他们始终牢记着老辈人的嘱托,一步一个脚印,奋斗至今。

秉承传统做出地道口味

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不善言辞的王书义只要提到煊饼,便有了讲不完的话。

他告诉记者,煊饼的和面手法、馅料制作、锅灶的垒制、烤制的方式都有其独特性,缺了哪一项,都无法达到最佳的口感。和面必须用上等面粉,不断拉抻、反复揉揣,直到面光、盆光、手光“三光”。调馅是个精细活儿,把猪肉或羊肉切成豆粒大小,一般是猪肉配韭菜,羊肉配香菜,再按照一定比例加上味精、精盐、生姜等作料调和。做饼时,揪拳头大小面团,擀成薄薄的椭圆形状,把馅料平铺在面皮上,用双手卷起,并将两头向内按压,再用擀面杖擀成饼状。

制作武城煊饼最为特别的当属那些特制的锅灶,一般为一洞两灶,前面是鏊子,后灶为铛子,铛子里放一层瓦砾。烙饼的第一步就是把生饼放在鏊子里烙成型,再移入后灶的铛子,放在瓦砾上煎烤。“烤制煊饼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闲着,得让饼在锅里‘旋’起来。”王书义手法娴熟,动作有条不紊,两只手左右开弓,左手盛馅、合饼,右手一边控制着火候的大小一边翻烤,还要不时在饼面上刷油,饼面上的油和烘烤出的肉馅油夹杂在一起,流到瓦砾上,滋滋作响、香气扑鼻。

“三翻六遍油”后,一个个色泽黄亮、泛着油光的煊饼出锅了,趁热咬一口,面皮酥脆、唇齿留香。“现在有人嫌麻烦,改用电锅或者燃气灶,那样做出来的味道就不对了。”王书义认为秉承传统的制作方法,才能做出地道的武城煊饼。

诚信经营继续传承美味

43岁的武城人刘玉河是老王煊饼的忠实粉丝,每次从外地回来都要去店里吃上一次。“几十年味道一直没变过,这就是家乡的味道。”刘玉河说。

用料讲究是老王煊饼一直以来的坚持。

面要选上等面粉,馅料所需的青菜、猪肉一定是要挑选当天最新鲜的。虽然上午10点后才开店门,但为了食材新鲜,王书义每天早上5点多就要出门采购。“好食材贵是贵了些,但是咱煊饼的品质有保证。”王书义告诉记者,“很多卖肉卖菜的商户都来吃,因为知道咱的东西原料好、吃着放心。”

王书义心里清楚,正是靠着用料讲究、诚信经营,他和妻子一个饼一个饼地售卖,从最初的街边窝棚到租店经营又买下了如今的店面,还养大了一双儿女。如今女儿已结婚生子,生活美满幸福,儿子也在北京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孩子们孝顺,看我们操劳半生,不想让我们再做生意了。”王书义说,但是他和老伴儿却放不下这门手艺,“很多老顾客都喜欢这一口儿,突然不做了,没法跟人家交代,也不想让这门手艺失传了。”

如今有人慕名前来学艺,王书义都会倾囊相授,但能学成出师的屈指可数。“很多人吃不了苦,嫌做饼累、赚钱慢。只要干得动,我们就会一直做下去。”不时有顾客上门,王书义又坐回到灶台边,往灶里添着柴火。他坚信,这门凝结了煊饼师傅们多年智慧和实践经验的老手艺,不会湮没于时间的长河中。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马乐 郭庆萍 杨戈  编辑|马乐
通讯员|李淑冉 李帅 张敏
审核|王秀青 终审|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