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资金、手续,被视作项目落地的“三关”。现实中,不少项目常因土地产权复杂、购地资金压力大、审批程序多等问题停滞不前。我市创新推出租赁土地项目开工“一件事”改革,精准聚焦这三大痛点,系统性打通堵点、连接断点,为项目早日开工、高效建设开辟了“绿色通道”。
破局资源错配
激发市场活力
经济发展中,资源错配问题常常成为优质项目落地难、开工难的关键:一边是由于企业经营不善等诸多原因,导致项目停滞、土地闲置;另一边是好项目缺地、缺资金,难以落地。这种“有土地、缺项目”“有项目、缺土地”“有项目、缺资金”的困局,极易造成资源沉睡、发展受阻。
“土地、资金极其宝贵,这种资源错配造成的浪费,制约了有效投资。”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审批二科科长徐长昆表示。
为破解难题,不少企业选择租赁土地建项目,却因“地是谁的,手续就办给谁”的老规定,陷入新困境。“之前是所有手续都要以土地使用权人名义办,承租方跑手续,耗时又费力。”徐长昆介绍,“更让承租方担心的是,租赁期满后若出现纠纷,其辛苦建设的地上建筑物归属难定,合法权益缺乏稳定保障。”
土地使用权的归属与地上建筑物的权益被人为割裂,这成为阻碍要素自由流动、制约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核心症结。
瞄准这一堵点,我市创新推出租赁土地项目开工“一件事”改革。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联合自然资源、财政、住建等部门,对“使用土地证明文件”概念进行重新认定,并出台《德州市租赁土地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手续办理实施办法(试行)》。
《办法》实现重要突破:允许土地承租方以自己名义办理建设手续,无需先过户土地。这显著降低了企业的投资门槛与时间成本,让企业轻装上阵,项目快速启动。
《办法》前瞻性地明确了租赁期满后地上建筑物与土地的处置方式,即租赁期满后,双方可依规灵活处置——出租人可回购地上建筑,承租人也可优先受让土地使用权,消除了企业的后顾之忧。
改革打通了资源流转的堵点。以平原、武城、禹城、齐河等县市为试点,这项改革在实践中快速铺开、不断完善,为全面破解资源错配难题探索出清晰可行的路径。
盘活闲置地600余亩
企业投产提速半年
在德城区,一片沉睡十余年的土地正重焕生机。在“二百亩邻里汇”项目现场,钢结构建筑拔地而起,周边居民感慨:“闲置了十多年的老厂区,终于又有人气了!”
这里原是中国水电十三局东地块厂区。老厂搬迁后,厂房闲置,成了城市中“被遗忘的角落”。
若按传统开发模式,企业需投入巨资购买土地产权,负担沉重。面对困局,市、区两级精准施策,以租赁土地项目开工“一件事”改革破局。
作为承租方,德州纳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修旧如旧,建新如故”为理念,在这片土地上,规划建设20栋融合现代美学与地域特色的建筑,打造集商业、休闲、文化于一体的特色街区。
纳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与产权方签订长期租赁协议。租赁期满后,承租人优先受让土地使用权。得益于这一机制创新,这片老旧厂房实现涅槃重生,加速转型为沉浸式潮流街区。
在平原,由山东三铭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体育装备生产基地项目,也是得益于租赁土地项目开工“一件事”审批模式。据公司负责人陈吉生介绍,若按常规流程,企业需先办理土地过户,才能申报建设许可。“不仅严重拖慢进度,公司当时也无力承担购地款。”陈吉生说,今年5月,企业通过租赁土地项目开工“一件事”审批模式,备齐材料后,当天即办结了全部建设手续。
“整个项目周期至少缩短了半年,资金周转效率大幅提升,为我们抢占了宝贵的市场窗口期。”陈吉生介绍。随着新项目迅速投产并产生效益,公司目前已顺利购得土地使用权。
包括德城区“二百亩邻里汇”、武城“博杰自动化设备”等在内,目前,全市已有20个租赁土地项目通过该模式快速获批。累计盘活闲置用地600余亩,节约企业用地成本超1.2亿元。相关审批流程压缩至10天以内,推动项目投产时间平均提前6个月,可新增就业岗位200余个,年新增产值预计突破亿元。
活用租赁权
“贷”动项目建设
在天衢新区,德州建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成功获得一笔6000万元贷款,解决了食品智慧科技产业园配套项目建设的资金难题。这笔贷款的特别之处在于,其抵押物不仅包括企业自有的10余亩土地,还涵盖了租赁的20余亩土地。
为满足重点企业皇家小虎扩产需求,园区投资方建能实业启动配套项目,计划建设常温库和员工宿舍楼。由于自有土地不足,企业租赁了海川投资有限公司的20余亩土地,并签订了长期租赁合同。双方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租赁期满后,建能实业将享有“优先购买该地块土地使用权”的权利。
“项目建设中遇到资金缺口,我们想起之前审批人员曾提到,这些在租赁土地上办下来的建设手续,可以作为融资凭证。于是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咨询了银行。”建能实业项目负责人王建刚表示。
按照传统融资模式,银行通常只接受土地使用权抵押。此次,银行认可了承租方办理的建设手续和土地租赁合同。“我们向银行提供了租赁合同,并承诺到期后行使优先购买权,贷款很快就批了下来。”王建刚补充道。
资金保障到位,项目得以顺利推进。目前,该项目常温库已建成投用,宿舍楼预计11月底完工。
此次融资成功的背后,离不开政策的创新引领与有力支持——《德州市租赁土地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手续办理实施办法(试行)》明确,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在租赁土地进行项目建设,探索合法合规的融资模式,更好地扶持企业发展壮大。
“租赁土地建设手续获得银行认可,这为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徐长昆表示,“我们还将联合金融机构,出台更具操作性的实施细则,探索建立相关制度,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常态化融资模式,让更多企业受益。”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邓静 通讯员|李禄超 吴鹏
编辑|高玉梁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