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 古玩“候鸟”德州安家记

10月24日,正值山东德州齐鲁古玩城秋季古玩交流会的最后一日。当日清晨,微光初透,古玩城外的长街上已是人影绰绰。青花小碗、铜制香炉、老玉配件静静卧于绒布之上,藏家们俯身细赏,指尖轻抚,仿佛时光也在此放缓了脚步。

“这儿不光是市场,更是咱们古玩人的‘家’。”德州市古玩收藏协会会长于兆军介绍。德州古玩市场最初形成于明朝永乐年间,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它最初依托运河航运,逐渐发展为华北地区重要的古玩集散地。如今,深厚的历史底蕴焕发新颜,“南长沙,北锦州,中间有个大德州”——德州的古玩市场已位居全国前列。全国藏友汇聚于此,交流藏品,带动消费。

在一个琳琅满目的摊位前,摊主王志金令人印象深刻。这位爽朗的东北汉子熟练地向顾客介绍藏品。“我是‘新德州人’。”王志金说,他十几岁就爱上收藏,东西越收越多,便开了一家古玩店。为寻珍觅宝,他曾经辗转多地。20多年前,他在德城区时代花园小区落户,将根深深扎进这片土地。如今,他经营多家店铺,不仅在古玩交流会上摆摊,还参加房交会、逛夜市,忙得不亦乐乎。

谈及选择安家德州的原因,王志金道出他心中的“德州三好”:“一是人好——讲诚信;二是货好——老货多;三是环境好——管理贴心,我们摆摊心里踏实。”

“近30年来,像王志金这样在德州安家落户的外地古玩商已有160多户。”于兆军接过话头。他不仅是协会负责人,还成了这些外来古玩商的“总管”。“上周刚帮一位东北来的商户操办婚礼。”他掏出手机,相册里很多各地古玩商在德州安家生活的画面,“他们像候鸟,飞越千山万水,最终选择在此筑巢。”

一份最新调研报告勾勒出德州古玩市场的发展轨迹:从1997年堤岭市场的十余家店铺,到如今五大古玩城鼎立,经营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2000余家商铺如繁星散布。尤其是2017年建成的德州古玩城A座,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珍玩”。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王志强 通讯员|邱杨 樊晨
编辑|高玉梁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