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脑的众多区域里,脑干素有“生命中枢”之称,对维持机体生命意义重大,一旦出血死亡率高达90%。但因脑干出血整体预后不佳,且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国内外通过手术治愈脑干出血的案例并不很多。
近日,德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治疗团队成功实施首例脑干出血血肿清除术,患者王俊生(化名)术后第2天即能自主睁眼,因意识恢复良好,目前在普通病房接受后续治疗。据了解,这类手术的常规开展,不仅极大降低了脑干出血患者死亡率,也标注着神经外科在此领域向国内先进水平迈进。
患者王俊生今年50岁,有高血压病史,平时血压控制不佳。当日傍晚7时30分,因严重失语、口角歪斜,被家人紧急送至市人民医院抢救。入院时,他已神志昏迷,瞳孔对光迟钝,呼吸微弱,急诊CT显示脑干出血,并伴随两肺内感染性病变。
病情危急,入院后,神经外科主任张军普根据检查结果,结合患者实际身体情况,制定了完善的术前、术后及术后方案,手术由张军普亲自操刀,治疗团队紧密配合,全力为患者争取一线生机。
1小时后,无影灯下,手术开始了,张军普带领治疗团队开始了紧张的工作,首先在右枕下切开一个头皮小切口,钻开颅骨,从直径狭小的骨孔内切开硬膜,然后电灼蛛网膜……再次核对各项靶点数据后,进一步确定了出血部位,随后,进入最关键的一个步骤,借助显微设备,注意保护并做好引流,暗黑色的脑干血肿逐渐被彻底清除,成功缝合之后,手术顺利完成。整台手术耗时4小时,王俊生脑干“核心要害”被精准地缚住吸出。
手术治疗只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为了降低并发症风险,实现患者康复的目标,术后这段时间,神经外科医护团队为王俊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护理方案,密观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做好一系列对症治疗措施。
现在,王俊生恢复良好,在进一步康复治疗过程中。“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真心感谢张主任,感谢他给我丈夫第二次生命!”王俊生的妻子动情地说。
“脑干出血血肿清除手术的风险高,难度大,死亡率和致残率也非常高,由于技术条件限制,在很多医院仍被视为难以完成的手术。”张军普介绍,神经外科之所以能成功开展此类高难度手术,除了科室全体治疗团队积极进行为时一年的科研攻关,还得益于医院高度重视新技术的开展,相继加大了对神经外科先进设备设施的投入力度。
张军普认为,该类手术的成功完成,标志着医院神经外科学科建设、技术创新跃上了新的台阶,科室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目前,在多学科努力和协作下,神经外科已成功开展了多例脑干出血手术,并积极辐射基层,将此技术纳入了常规治疗。”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编辑|刘潇 通讯员|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