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市邮政分公司544个村级站点助力“快递进村”: “一村一站” 幸福送到家

“村里有了快递驿站后,孙子教会了我在网上买日用品,价格实惠,直接就能寄到村里,我来驿站取就行,真是太省心了。”禹城市房寺镇河口赵村村民孙小惠笑着分享。

孙小惠的便利,得益于禹城市邮政分公司近年来着力构建的县、乡、村三级公共物流服务平台。随着“快递进村”的深入推进,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到在家门口取件、寄件的便捷服务。据统计,该公司今年前8个月投递农村快递业务量约72万件。

提质增效:

破解快递“最后一公里”难题

物流体系是血脉,其核心不仅要“通”,更要“快”。10月21日,走进禹城市邮政分公司寄递物流共配中心,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映入眼帘:各式各样的包裹在自动分拣流水线上高速流转,经扫描设备精准识别后,被迅速分拣至标有不同派送区域的格口,实现高效分拣和派发。

近年来,公司积极打造全年无休、高效服务的快递品牌,初步建成了县镇村三级紧密衔接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农村物流体系日趋完善。公司投资200多万元建成高标准的县级寄递物流共配中心,这个集仓储、收寄、分拨、投递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县级共配中心,配备了先进的物流设备,年快件吞吐能力超千万件,中转分拨的农产品与快消品价值超亿元。全市构建了以该中心为枢纽,以4条自营干线邮路为脉络,以乡(镇)中转站和村级服务站为末端的完整网络。

效率的提升直接体现在送达速度上。目前,通过禹城市各乡镇邮政便民服务站寄往德州市内各主城区的邮件和农特产品,已能实现“上午寄,下午达”;寄往山东省内其他地市的快件,送达时限也比以往压缩了一天,实现“当日寄,次晨达”。

畅通血脉:

打通城乡双向流通渠道

在“快”的基础上,如何实现“广”覆盖,打通城乡之间的双向流通渠道,成为关键下一步。

对此,禹城市邮政分公司精准施策,以县级共配中心为枢纽,乡镇网点为中转,村级自提点为末端,构建高效运转的三级物流体系。依托村(社区)现有的超市、便利店等,广泛设立邮政综合便民服务站,将其打造成服务村民的前哨。“通过邮政专用配送车辆,快递被直接、高效地分送至各个村级站点,实现了‘快递进村’的全域覆盖。”公司寄递事业部经理王光银说。

末端网点的服务体验同步升级。房寺镇滨河社区供销超市的老板赵玉申对此深有体会:“服务站开起来后,我每天接收200多件快件,附近3个村的村民们都来拿快递。”如今,服务站已从最初的单一快递超市发展成集代收代投和便民缴费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综合性站点,公司今年还配了自助式寄取一体机,对经营者来说是‘解放’,对客户来说也更方便。

“快递进村”带来的改变,是双向的,它不仅让消费品“下得来”,更让商品“上得去”。10月15日,房寺镇孙楼村的张先永刚把自家生产的二百斤红薯粉条运送到服务站。“当天接单,当天发货。打包好直接提过来,随时寄随时有人,比过去方便多了!”张先永说,自从邮政服务站设在厂子对面,咱们房寺的红薯粉条销往全国各地变得十分便捷,农村物流升级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

助力振兴:

物流引擎赋能乡村发展

高效、畅通的物流网络,最终要转化为驱动乡村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德州故印数码影像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成磊正是“快递进村”的受益者。在伦镇的公司车间里,工人们正麻利地将网上下单的相框打包装箱。“我们1-9月份寄出快递10万余件,累计收入约40万元。原来得跑到镇上寄送,现在邮政服务定时上门取件,省劲多了。”张成磊高兴地说。随着快递服务直达村头,他的电商生意节节攀升。

为系统性破解电商产品进城销售瓶颈,禹城市邮政分公司积极搭建线上电商平台,构建了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服务体系。公司深耕本地电商项目,提升拼多多、菜鸟退换货项目运营质量,一对一上门服务,成功签约中通、圆通、极兔等6家电商大客户。“通过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整体物流成本得以下降,电商企业的物流配送效率提升了约30%。”禹城市邮政分公司总经理吕大亮介绍。

截至目前,禹城市已建成13个乡镇支局网点、544个行政村村级服务站,实现建制村100%覆盖,基本实现“一村一站”目标。乡乡有网点、村村有服务,快递进村的扎实推进为乡村发展注入更大活力。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海玲 通讯员|张伟靖 侯欣杨
审核|李榕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