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用水浇灌花草、滋养锦鲤;错落有致的树木环绕园区,形成天然氧吧;高耗能设备逐步退场,先进环保设施投用落地;数字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生产效率与效益同步提升……近日,记者走访禹城多家绿色工厂发现,通过营造绿色环境、革新生产工艺、研发绿色产品,一座座现代化工厂正焕发出蓬勃生机。
“十四五”以来,禹城市坚持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以产业绿色化、低碳化、智能化改造为抓手,聚力打造“健康、绿色、智能、低碳、集约”的新型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传统制造业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加速转型。为夯实转型根基,该市构建起“市级—省级—国家级”梯度递进的绿色制造培育体系,精准施策赋能企业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4家、省级3家、市级5家,持续为产业生态注入绿色动能。
10月22日,走进山东德信羊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假山叠翠、湖水潺潺,蜿蜒步道旁草木葱茏,几名员工趁着休息时间漫步其间,享受着工作间隙的惬意时光。
很难想象,如今这座宛若城市公园的厂区,其景观湖区曾是露天纺纱布料晾晒场。“以前一刮风,羊毛絮漫天飞舞,不仅污染环境,还影响员工心情。” 公司副董事长万建民回忆道。为改善厂区环境,企业对空地进行改造,打造人工湖,增设假山、喷泉与锦鲤,昔日的 “风絮重灾区”摇身变为员工口中的“网红打卡地”。
在环境改造中,德信羊绒注重生态效益与实用功能的结合。湖边广场采用透水砖铺装,厂区内布设雨水收集管道,雨水经收集后引入蓄水池,用于绿化浇灌,实现“下雨不积水、雨水再利用”。沿湖而行,每棵树上都悬挂着标注植物名称与认领人姓名的标志牌。“每天上班前,我都会来看看自己认养的石榴树,这些绿植让工作多了一份温度。”公司总监助理刘建忠说。“员工认领一棵树”已成为德信羊绒的特色企业文化活动,既让员工在照料绿植中增强责任感,也在亲近自然中提升了归属感,让厂区真正成为员工的“绿色家园”。
绿色理念,在不同企业有着相似的生动实践。在伟日(山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内冬青、松树、白杨等植物错落分布,形成四季常青的生态屏障。
作为全国重点生物防腐剂生产基地,伟日生物从厂区规划建设之初,便将绿色理念融入每一个细节。“厂房通过设置采光带和扩大玻璃窗面积引入自然光,有效降低用电量;屋顶建设的8.8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年发电量达110万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400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000吨。”公司副总经理常征说。
打造绿色环境的同时,禹城企业更将绿色理念深度融入生产流程,通过工艺革新与设备升级,不断提升绿色发展“硬实力”。
10月22日,走进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械臂精准投料,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中控大屏上各项关键参数实时跳动……高效生产的背后,是一场全方位的“绿色变革”。
深耕功能糖及生物发酵领域近30年,保龄宝已构建起从玉米原料到健康配料再到终端消费品的完整产业链。“我们始终将‘绿色+’理念贯穿生产工艺全流程。”公司副总裁李霞表示,在绿色生产模式指导下,企业探索出阶梯式资源综合利用开发路径:将功能糖生产过程中的废料玉米蛋白与糖渣混合,制成功能型复合饲料;将生产废水用于沼气发电和生物质发电,电能反哺生产车间;连沼气发酵后的沼渣,也能加工为有机肥料,供给周边农户,真正实现玉米原料“吃干榨尽”。
与此同时,保龄宝积极推进工艺革新,自主研发赤藓糖醇高效发酵与废液提纯、纳滤膜回收低聚果糖分离母液、自动离交与废酸碱回收一体化等多项核心技术,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双重提升。“从末端治理到源头防控,再到全链条循环,绿色生产带来的效益实实在在。” 李霞介绍,相关技术应用使企业年综合节水量达30万吨,废水排放量减少33万吨。
设备更新同样是企业绿色转型的关键举措。在山东福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自动化产线高速运转,技术人员在中控室轻点鼠标,即可实时监控设备运行数据。“今年新增的3套麦芽糖四效(MVR)板式蒸发浓缩装置,以及更换的170台一级能效空压机,大幅降低了能耗。”公司行政总监孟雯雯说。以麦芽糖四效蒸发浓缩装置为例,该设备采用西门子PLC全自动控制系统,配备可视化人机界面,实现高度自动化运行;冷凝器选用新型板式结构,通过间壁冷凝换热避免水汽直接接触,使冷却水循环利用,能源效率显著提升。新设备全部投运后,预计年节约蒸汽2.1万吨,减少碳排放0.6万吨。
除生产设备升级,福田药业还同步推进污水处理系统升级改造项目。“通过技术革新,企业将现有污水处理能力从每日3000立方米提升至4000立方米,确保公司每日产生的污水可完全自处理达标。”孟雯雯说,项目改造后的厌氧处理单元新增颗粒污泥培育功能,所产优质颗粒污泥可作为生物制剂原料外售创效;配套建设的沼气回收发电系统,能通过提升沼气产量实现能源循环利用,预计年降低企业能耗成本70万元。
绿色理念不仅体现在环境营造和生产流程中,更延伸至产品设计环节,以绿色产品赢得市场认可。
德信羊绒车间内,车间主任张国庆手持150支超细纱线介绍:“这是用有机原棉经十余道工序织就的,强力高、光泽足,是国内外高端服装企业的‘抢手货’。”
自2003年建厂以来,德信羊绒始终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专注于蚕丝羊绒混纺领域。凭借稳定的高支纱生产能力与严格的品质标准,该公司成为丝绒混纺纱线行业的标杆,产品覆盖毛衣、围巾等终端领域,被誉为“丝绒混纺纱线优势生产供应商”。
“坚守高端市场,先得把好产品源头关。”张国庆直言,公司的产品以羊绒、绢丝、羊毛等天然纤维为主要原料,部分产品还选用有机棉;同时,引入了国内最先进的花式纱设备、纺织检测仪器等设备,从原料和设备两方面为产品品质保驾护航。此外,公司每年将约5%的营收投入到绿色低碳差别化毛纺纱线新品研发中,并获得了多项绿色产品认证。
如今,这份对品质的“挑剔”,已转化为企业极具竞争力的市场优势。以“天然纤维+功能化混纺”核心,公司开发出百余种丝绒混纺纱线,能够满足从高端服饰到功能性面料的高品质、可持续需求。其中,“瑾丝绒”融合桑蚕丝与山羊绒优势,“瑾逸绒”加入弹性纤维提升舒适度,上市后迅速成为热销品。
在山东禹王生态食业有限公司,展台上琳琅满目的大豆蛋白制品令人称奇。撕开一包手撕素肉,浓郁的卤香扑鼻而来,纤维纹理细密,口感与真肉难分伯仲。“通过持续优化挤压膨化技术和大豆分离蛋白工艺,产品在口感、色泽和风味方面已越来越贴近真肉。”公司技术中心总监刘军介绍。
禹王生态食业专注大豆精深加工,已经形成从“大豆育种—种植基地—加工制造—终端食品及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产品涵盖4大系列、100余种产品。公司年产大豆蛋白13万吨、植物蛋白肉2万吨,远销欧盟、日本、美国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秉持‘少吃肉蛋白,多吃豆蛋白’的健康理念,公司积极布局大健康产业,推出植物酱牛肉、植物牛肉干、手撕素肉等系列高品质植物蛋白肉产品。”刘军说。与传统肉制品相比,植物蛋白肉以非转基因大豆蛋白为原料,蛋白质含量媲美牛肉,且不含胆固醇和反式脂肪酸,更契合现代健康饮食潮流。从资源效率与环保角度看,以之前年产12万吨大豆蛋白计算,与同等牛肉蛋白生产相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19万吨,相当于50万亩阔叶林一年的碳吸收量。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孙芷琪 张双双 通讯员|韩峰 司晓娟 宋康乐
审核|李榕 终审|尹滨